[发明专利]一种斜支撑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2308.X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代小强;姚平;陈艳;刘北贤;王柏渊;李涛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 |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旨在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体系,存在使用不便或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斜支撑,其包括斜撑件、上锚件和下锚件;下锚件锚固于基础楼板,上锚件连接于双横向背楞,斜撑件支撑连接于上锚件和下锚件之间;上锚件包括朝外的具有横槽的U型部,U型部的内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有球状槽;斜撑件的上端设置为球头;U型部以其横槽卡入双横向背楞;上槽壁和下槽壁向外伸出横向背楞,并在伸出部分设有彼此竖向相对的螺纹孔;一连接螺杆竖向穿过上槽壁和下槽壁,并分别螺纹连接两者的螺纹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能够可靠地实现对模板的支撑,避免模板出现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斜支撑。
背景技术
混凝土剪力墙在施工时,通常需要斜撑对模板系统进行斜撑,确保模板体系稳定,避免模板产生偏移。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体系,存在使用不便或结构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斜支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体系,存在使用不便或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斜支撑,用于支撑混凝土剪力墙模板系统进行斜撑,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外分别压设竖向背楞、双横向背楞,并被对拉螺杆张拉连接,其包括斜撑件、上锚件和下锚件;
所述下锚件锚固于基础楼板,所述上锚件连接于双横向背楞,所述斜撑件支撑连接于所述上锚件和所述下锚件之间;
其中,所述上锚件包括朝外的具有横槽的U型部,所述U型部的内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倾斜朝下的球状槽;
所述斜撑件的上端设置为适配所述球状槽的球头,所述球头和所述球状槽形成球副;
所述U型部以其横槽卡入双横向背楞,使横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将所述双横向背楞夹在中间;所述上槽壁和下槽壁向外伸出所述横向背楞,并在伸出部分设有彼此竖向相对的螺纹孔;一连接螺杆竖向穿过所述上槽壁和下槽壁,并分别螺纹连接两者的螺纹孔。
本方案中的斜支撑结构,通过斜撑件、上锚件和下锚件实现对剪力墙模板系统的斜撑,其中,上锚件通过设置U型部和连接部,通过U型部和连接螺杆锁紧配合在双横向背楞上,下毛尖锚固于基础楼板,能够方便地以基础楼板为基础,通过双横向背楞对内侧模板施加支撑,能够可靠固定模板的位置,避免浇筑过程中模板产生偏移。
因此,本方案中的斜支撑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对模板的稳定支撑,避免模板偏移的有益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斜撑件包括下撑杆、上撑杆和连接于下撑杆和上撑杆之间的套杆;所述下撑杆和所述上撑杆分别螺纹连接所述套杆,以使三者构成的斜撑件的长度可螺旋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套杆外固接旋扭架,用于转动套杆旋转,以调节斜撑件的整体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下撑杆为实心杆,其上部设置外螺纹;所述上撑杆为实心杆,其下部设置外螺纹;
对应的所述套杆的两端分别设置螺纹孔,用于螺纹配合上撑杆和下撑杆上端的外螺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下锚件包括通过锚栓锚固于基础楼板的锚板,所述斜撑件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锚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锚板包括底板和两个平行间隔的两个竖向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连接有横向的插销;所述斜撑件的下端位于两个竖向立板之间,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插销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