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路线损实时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2238.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涛;赵冀宁;刘晓飞;杨世博;张宝全;付炜平;祝晓辉;闫佳文;侯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500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电力线 路线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路线损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线损监测平台,所述线损监测平台的输入端与电网监测模块连接,线损监测平台的输出端与线损处理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电网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网中各支路、各节点的用电情况,分析判断监测位置是否处于用电异常状态,用电异常时通过线损处理模块给出检修计划并进行整改,确保电网供配电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路线损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由于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
供电线损主要是指电能通过供电线路传输时,产生的无功电能、有功电能和电压损失的总称。
目前,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需要对电力线缆进行线损监测,从而快速方便的了解线路状况;但是,常规线损检测采用电力通讯方式进行数据通讯,当线损异常时,往往导致通讯阻塞;而且常规的检测电路设计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并且需要外配蓄电池维持各类检测元器件的工作。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路线损实时监测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路线损实时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路线损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线损监测平台,所述线损监测平台的输入端与电网监测模块连接,线损监测平台的输出端与线损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网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网中各支路、各节点的用电情况,分析判断监测位置是否处于用电异常状态,用电异常时通过线损处理模块给出检修计划并进行整改,确保电网供配电的正常运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损监测平台包括有数据接收单元、线损异常分析单元、历史数据调用单元、用电异常分析单元和历史数据库,数据接收单元、线损异常分析单元、历史数据调用单元、用电异常分析单元和历史数据库依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历史数据调用单元还与历史数据库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损监测平台的输入端还连接有供电线路监测模块、变电设备监测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所述供电线路监测模块用于查看电网整体的规划设计,确定监测电源点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监测电源点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会使供电线损增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电设备监测模块用于检测供配电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变压器损耗过高时导致供电线损增大;所述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电力公司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排查由于工作人员误操导致的用电异常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线路监测模块包括有电网线路规划分析单元、电路布局查看单元、电线质量查看单元,电网线路规划分析单元、电路布局查看单元、电线质量查看单元均与数据整理单元Ⅰ连接,数据整理单元Ⅰ与数据输出单元Ⅰ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电设备监测模块包括有变压器监测单元和变压器布点分析单元、变压器监测单元和变压器布点分析单元均与数据输出单元Ⅱ连接,数据输出单元Ⅱ与数据输出单元Ⅱ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损监测平台还连接有云管理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杂曲面造型屋面网架结构施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飞行驾驶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