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发式气动去毛刺的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2148.9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华;胡晓峰;张继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45/00;B24B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发 气动 毛刺 冲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发式气动去毛刺的冲压模具,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多根导柱,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导套,所述导柱滑动于所述导套内,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凸模本体,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凹模本体,所述凸模本体卡接于所述凹模本体中,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打磨槽,所述打磨槽与所述凹模本体内连通,所述打磨槽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气压槽,所述打磨槽内设置有打磨机构;本发明通过活塞柱从活塞孔插入气压槽内形成气流,气流驱动扇叶转动并带动打磨盘转动,工件折弯冲压后获得一次气动去毛刺的效果,折弯冲压和去毛刺在同一工序完成,作业效率高,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发式气动去毛刺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有的产品在经过冲压模具的冲孔加工后,会在冲裁区域的边缘形成翻边毛刺,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需要后续进行单独的返工去除,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冲压模具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工件的边缘处存在毛刺,需要后续进行返工去除,导致工件加工质量差、增加作业工序、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触发式气动去毛刺的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发式气动去毛刺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多根导柱,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导套,所述导柱滑动于所述导套内,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凸模本体,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凹模本体,所述凸模本体卡接于所述凹模本体中,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打磨槽,所述打磨槽与所述凹模本体内连通,所述打磨槽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气压槽,所述打磨槽内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的驱动端设于所述气压槽内,所述打磨槽内设置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连通所述下模具的外部,所述气压槽内设置有气流通孔,所述气流通孔连通所述下模具的外部,所述气压槽的上端上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将气压槽的开口限制成活塞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插接于所述活塞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槽为喇叭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扇叶、打磨盘和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打磨槽内,且所述转轴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气压槽内,所述转轴与所述打磨槽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打磨盘设于所述打磨槽内,且所述打磨盘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扇叶卡接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上,且所述扇叶位于所述气压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磨盘的两侧设置有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打磨盘和所述打磨槽的侧壁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轴的表面上开设有多条限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扇叶位于所述活塞柱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塞柱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块。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活塞柱从活塞孔插入气压槽内形成气流,气流驱动扇叶转动并带动打磨盘转动,工件折弯冲压后获得一次气动去毛刺的效果,折弯冲压和去毛刺在同一工序完成,作业效率高,降低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加工生产线
- 下一篇:复杂曲面造型屋面网架结构施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