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试验力学实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1907.X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晨;朱建国;邵静怡;杨栋;朱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试验 力学 实验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伸试验力学实验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安装有相对应设置的辅助杆,且固定底座的顶部相对于辅助杆之间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压杆,且电动压杆的底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相对于夹持装置的位置安装有固定台,且固定台位于固定杆之间,本发明利用正反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保持同步转动,使得固定装置与物品保持相对同步,进而精确的保证了被夹持的拉伸物品的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拉伸实验的数据精度,同时,由于移动架与电动压杆的双重拉伸,侧面加强了拉伸力度,更利于对物品的极限加以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拉伸试验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伸试验力学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利用拉伸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和其它拉伸性能指标。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强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在承受拉伸载荷时,当载荷不增加而仍继续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叫做屈服。产生屈服时的应力,称屈服点或称物理屈服强度,用σS(帕)表示。工程上有许多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把材料产生的残余塑性变形为0.2%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极限或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材料在断裂前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称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用σb(帕)表示
但是现有的拉伸试验机大多体积过于庞大,且在使用时十分的繁琐,而且现有的拉伸试验机对于不同的拉伸物体需要进行相对应的零件更换,同时,有些拉伸物品的受力点需要较为均匀,否则无法测出拉伸强度时就容易使得物品损坏。因此需要对拉伸试验机的结构加以改进,同时提出一种拉伸试验力学实验设备,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拉伸试验力学实验设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伸试验力学实验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相对应设置的辅助杆,且固定底座的顶部相对于辅助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移动架,且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压杆,且电动压杆的底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固定杆的内部为空腔,且顶部活动贯穿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与正反电机固定连接,且第一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杆的相对面开设有移动槽,且连接块位于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的两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活动套接有升降块,且升降块靠近夹持装置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位于夹持装置的外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相对于夹持装置的位置安装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位于固定杆之间,所述辅助杆与固定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一端与固定杆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螺纹柱与第一螺纹杆相啮合,所述螺纹柱的左端活动贯穿固定杆的左壁与辅助杆的右壁,且延伸到辅助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辅助杆的内壁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从动块,且从动块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所述辅助杆靠近固定杆的一面开设有移动槽,且从动块位于移动槽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装置由液压缸、液压杆、连接板以及夹持板组成,所述电动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连接板。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缸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液压杆,且液压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液压杆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