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1268.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刘博;丁传峰;孙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04;E0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1000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围堰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前准备、导向桩打入施工、钢板桩插打施工、钢板桩合拢施工、安装内支撑、防渗堵漏处理、封底混凝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钢板桩围堰的方式减少了堰内土体对钢板桩的侧压力,使桩长适当缩短,与传统的围堰结构相比,钢板桩用量大大减少;由于钢板桩位于围堰临水侧,水上打拔方便,有效降低围堰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围堰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且钢板桩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及抗冲刷性能,与传统的土石围堰相比,可大大减少围堰迎水面防护及防渗工作量,这种钢板桩围堰结构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具体为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水修建的水利水电、水运港口工程以及市政工民建等工程,施工前均需设置用于挡水的施工围堰,形成基坑,进行干地施工。目前常用的围堰结构有土石围堰结构、袋装土围堰结构、袋装砂围堰结构和双排钢板桩框格围堰结构。现有的采用袋装砂围堰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围堰断面较大,占用河道,影响泄流;水下填土无法压实,可靠性较低;围堰临水体侧抗冲刷能力差。钢板桩围堰结构,与袋装砂围堰结构比较,围堰断面较小,且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及抗冲刷性能,但常规的钢板桩围堰结构均为双排连续布置,钢板桩用量大;钢板桩需要设置钢拉杆,钢拉杆一般需船上人工对拉,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对钢板桩进行检查、整修:钢板桩经过装卸、运输,往往出现创伤、弯扭及锁口变形,钢板桩必须进行检查;检查振动锤;
步骤二、导向桩打入施工,在插打前先打钢围堰定位桩,在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置导梁,组成框架式的围笼作为插桩时的导向设备,导向架设置上下2层,在导向架上用粉笔标注出各片桩的界线,以便在打桩过程中边打边纠,防止出现大的偏差;
步骤三、钢板桩插打施工,钢板桩插打应从一角开始,先打入角桩,角桩的位置要准、要垂直,倾斜度要小于1%,然后以第一根角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打钢板桩;
步骤四、钢板桩合拢施工,钢板桩合拢应选择在角桩附近(一般离角桩 4-5片),如果距离有差距,可调整合拢边相邻一边离导向架的距离。插打至合拢面时,应精确丈量尺寸,考虑到钢板桩锁口的间隙和钢板桩本身的性能,合拢面尺寸应大于理论尺寸15—20cm为宜,避免合拢口尺寸过小;再根据钢板桩的宽度,计算出所需钢板桩的片数,按此确定下一步钢板材如何插打;
步骤五、安装内支撑;当围堰合拢后,边抽水、边逐层安装内支撑,内支撑自上而下设置,一边抽水,一边安装
步骤六、防渗堵漏处理,围堰在抽排水时必须及时实施堵漏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在钢板桩施打过程中用黄油掺加锯末填充物填塞接缝,或者在两钢板桩接缝处灌注石英砂与碳粉混合物;也可在抽水时在围堰外侧水中漏缝处撒大量木屑与炉渣混合物,利用水压带至漏缝进行堵漏;
步骤七、封底混凝土,钢支撑体系安装完毕后,采用长臂挖掘机配合抓斗、吸泥机对坑底进行挖土、吸泥、清基,开挖至封底混凝土设计标高后,根据坑底具体情况,采取干封或者水下封底,进行水下封底前对已施工的桩基周围进一步清理,以保证封底混凝土与桩基之间结合紧密。
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桩身是否有变形,两端是否破裂或卷曲;
(2)、锁口是否破裂、扭曲、缺损、局部弯曲及电焊瘤渣;
(3)、钢板桩的型号宽度是否一致;
(4)、不同程度的弯扭现象是否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