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1250.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师小敬;张海堂;臧言礼;周霞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水 反坎留槽 模板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及其使用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用内墙支模方法会造成反坎出现螺纹孔,而选用止水螺杆成本较高。并且后期在反坎上进行开槽时,会出现破坏反坎整体,出现裂纹导致防水效果变差。而常规反坎支模时,在支模前期利用木板条进行留槽时,又会出现支模模板之间的宽度无法调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在反坎模板上方设置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夹持模板,且可根据施工要求调节模板之间的宽度。在反坎模板上设置留槽装置,可实现反坎成型的同时,留有后期进行安装水电用的凹槽,使反坎浇筑后形成一个整体,利于整体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反坎一般指泛水,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一般卫生间、厨房等有水房间、管道井等位置,其底部采用混凝土,上部为砌体时,此时为混凝土而支设的模板,即为反坎支模。
在现代建筑施工中,会需要铺设水电,为了建筑的整体美观以及防水需要,需要在铺设水电前进行开槽,将电路与水道管路放置在凹槽内,再后期填补。但一般在卫生间或厨房等有水房间进行上述操作时,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由于正常的内墙支模方法,采用普通螺杆,拆模后存在螺杆眼,存在螺杆洞封堵现象,后期容易渗水;而且在工程项目飞检时,按照标准是不允许采用普通螺杆,但使用止水螺杆又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二是由于开槽工序属于水电单位,土建单位一般不设置木板条留槽,水电单位后期开槽或开孔又容易破坏反坎,特别是厨卫间墙体只有100mm宽的反坎,容易被打穿,管线安装完成后封堵容易产生竖向裂缝,施工效率低。三是住宅项目有防水反坎模板上使用木板条加固的,不利于调节模板的宽度。
发明内容
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及其使用方法,在反坎支模上方设置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夹持模板,且可根据施工要求调节模板宽度。在反坎模板上设置留槽装置,使反坎浇筑后形成一个整体,利于防水效果。克服现有技术反坎出现孔洞,容易渗水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改善防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包括模板装置、支撑装置和留槽装置,模板装置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外固定件和内支撑件,外固定件包括横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支撑杆,两根竖向支撑杆中部之间连接有横向的锁紧调节件,竖向支撑杆分别设在模板的外侧,内支撑件设在竖向的支撑杆与模板之间,且分别与两者相贴;两块模板相对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留槽装置。
具体的,锁紧调节件为普通螺杆,螺杆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
具体的,两块模板相对内侧空间构成防水反坎浇筑空间。
具体的,留槽装置包括留槽填充体和防护件,留槽填充体固定安装在模板内侧面上,且其远离模板接触面的外表面铺设有防护件。
具体的,留槽填充体为聚苯条,防护件为油毡条。设置聚苯条是利用其防水性能好,变形小特点,保证留槽成型好,防水型高。油毡条的作用一是保证防水反坎成型过程中对聚苯条的保护,二是为了保证脱模时聚苯条方便脱离防水反坎本体,保证留槽外观完整。
具体的,模板装置、支撑装置和留槽装置数量为若干个。这样设置是可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在搭设模板支设时,多个模板与支撑杆相互配合,实现防水反坎的一次成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具体的,用于防水反坎留槽的模板支设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防水反坎的模板:施工前依据轴线,放出反坎控制线,安放模板;
S2.搭建支撑装置:先组装好外固定件,再将外固定件的竖向支撑杆放置在两块模板的外侧,通过锁紧调节件调节两侧竖向支撑杆之间的宽度,直到内支撑件分别与模板和竖向支撑杆相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