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11012.6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晨;戚庭野;王泽华;杜献杰;郭育霞;白锦文;冯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界面 过渡 煤矿 胶结 充填 材料 植物纤维 加固 方法 | ||
1.一种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水泥-粉煤灰净浆的预浸泡,使粗骨料表面具有粘附性,从而在植物纤维和煤矸石骨料与浆体之间形成有效的联结;
所述的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骨料并破碎筛分,获取0-5 mm粒径的细骨料和5-15 mm粒径的粗骨料;
(2)收集植物茎秆、植物根叶或者植物果实,并粉碎筛分,获取长度为9-12mm的植物碎条,经沸水煮或用化学试剂改性处理,提取得到植物纤维;
植物纤维提取方法为在沸水中煮时,具体操作方法为:经100 ℃沸水煮1.5-2.5 h、80℃烘箱干燥10-15 h后,手工分离得到植物纤维;
植物纤维提取方法为用化学试剂改性处理时,具体操作方法为:用质量浓度为4%-6%的硅酸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0.4%-0.6%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质量浓度为0.04%-0.06%的高锰酸钾丙酮溶液喷淋或浸泡;
(3)制备煤矿胶结充填材料净浆,其中水的质量占比36%-44%,水泥的质量占比18%-22%,粉煤灰的质量占比36%-44%,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
(4)将步骤(1)中得到的粗骨料浸没于步骤(3)中得到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净浆中,使净浆完全包裹粗骨料表面;
(5)用滤网打捞起裹浆粗骨料,并短暂静置流掉表面浮浆;
(6)将步骤(5)中得到的裹薄浆粗骨料连同步骤(2)中得到的植物纤维一起按照90-110:1的质量比放入搅拌机中混合,使二者相互紧密粘结;
(7)取出粘附植物纤维粗骨料,并间隔平铺使净浆凝结;
(8)将步骤(7)中得到的粘附植物纤维粗骨料连同水泥、粉煤灰、细骨料、水,依次放入搅拌机中混合;
(9)得到质量浓度为70%-85%、水灰比为0.5-0.7的植物纤维加固煤矿胶结充填料浆,浇筑得到植物纤维加固煤矿胶结充填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煤矸石、废弃玄武岩、废弃花岗岩、废弃大理岩、废弃石灰岩、废弃石英岩、废弃陶瓷、废弃玻璃、废弃塑料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纤维包括玉米秸秆纤维、竹子纤维、杨树叶纤维、柳树叶纤维、稻壳纤维、椰壳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水泥,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界面过渡区的煤矿胶结充填材料植物纤维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粘附植物纤维粗骨料的质量占比为32%-38%,水泥的质量占比为9%-11%,粉煤灰的质量占比为18%-22%,细骨料的质量占比为14%-16%,水的质量占比为18%-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0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