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一体铸造文物的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0905.9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治;李雪松;王之;马文帅;陈健博;常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29C33/40;B29C70/3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一体 铸造 文物 复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一体铸造文物的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扫描采集原文物的尺寸数据,制作设计图纸;2)将设计图纸转化为雕刻机使用的矢量图;3)根据矢量图对雕刻材料进行3维雕刻,形成素模;4)在素模上进行分模线的划切,并将模型分割片插入划好的分模线内;5)将模型石膏粉与水混合后加入麻丝,均匀涂抹在素模内外,形成石膏模具模组;6)打开石膏模具模组,清理后涂抹隔离剂;7)将树脂组合物和玻璃纤维布结合,均匀涂刷在石膏模具模组内外层并做好支撑;8)打开石膏模具模组,取出玻璃钢模型。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提高复制的一体成型雕塑的制作精度,同时降低工艺难度、缩短制作周期,进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雕塑一体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一体铸造文物的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多数的一体成型的大型雕塑都是采用现有的传统的泥塑工艺进行制造,并在人工完成的泥塑基础上进行玻璃钢翻模,或进一步进行蜡模的制作,最后采用失蜡法进行金属一体铸造。如中国专利CN110549470A公开的一种陶瓷人偶的制作工艺,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陶瓷人偶,其制作步骤包括利用油泥塑形,制备的空心的各身体部件的泥塑阳模,然后利用石膏浇注泥塑阳模得到粗模,打磨粗模并树脂补土得到灰模,利用灰模浇注石膏即得身体部件的石膏模具,然后利用石膏模具倒模制备泥坯,施釉,组装即得陶瓷人偶。
现有的雕塑制作工艺对于制作精度难以把控,特别是特大体量的一体成型雕塑,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工期长,并且受到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和环保监督的严格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一体铸造文物的复制方法,解决泥塑工艺存在的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提高特大体量一体成型雕塑的制作精度,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一体铸造文物的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扫描采集原文物的尺寸数据,制作设计图纸;
2)将设计图纸转化为雕刻机使用的矢量图,并进行数据的检查和图形的修复;
3)根据矢量图对雕刻材料进行3维雕刻,形成素模;
4)在素模上进行分模线的划切,并将模型分割片插入划好的分模线内;
5)将模型石膏粉与水混合后加入麻丝,均匀涂抹在素模内外,形成石膏模具模组,并且在模型分割片分割形成的每块模组上安装把手;
6)打开石膏模具模组,清理后涂抹隔离剂;
7)将树脂组合物和玻璃纤维布结合,均匀涂刷在石膏模具模组内外层并做好支撑;
8)打开石膏模具模组,取出玻璃钢模型,扫描采集玻璃钢模型的数据,与原文物的数据进行对比,对于存在差别的地方进行修补或打磨,最后根据设计效果进行上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3)中,雕刻材料包括泡沫、代木材料、PU材料、合成板材和树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3)中,雕刻好的素模进行人工检测,手工打磨机械加工留有的痕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5)中,模型石膏粉与水按照3∶1的比例进行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5)中,模型石膏粉与水混合后加入麻丝,分3层均匀涂抹在素模内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6)中,打开石膏模具模组后,清理时修饰好合模线,然后再涂抹隔离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