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日前安全校核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10338.7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2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烁民;陈振寰;丁恰;杨春祥;冷月;张柏林;雷绅;司晓峰;吴锋;韩杰;崔剑;陈曦;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欢欢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富余 新能源 可调 负荷 增量 交易 日前 安全 校核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日前安全校核方法,适用于负荷增量市场的安全校核。方法包括确定交易周期,获取购售双方申报信息,以及新能源场站的发电计划曲线、功率预测曲线、交易前所有输电断面与线路的潮流值及其输电限值;对各交易时段出售方申报的电力进行数据校核;建立综合考虑市场报价、电网网络约束等信息的日前安全校核模型,在校核过程中同步生成兼顾市场经济公平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中标出力结果,能够有效支撑负荷增量市场开展与运行,协助电网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以市场手段引导可调负荷追踪新能源出力,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日前安全校核方法,还涉及一种考虑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日前安全校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发电侧调节容量匮乏问题凸显、新能源消纳形势严峻;传统依靠发电侧资源间协调优化保障电网发用平衡、新能源优先消纳的手段难以为继。部分地区将可调负荷纳入日前调度计划优化中,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开展负荷增量市场,允许存在富余新能源的新能源场站和可调负荷参与市场,集中申报增量电力、电价,进行市场统一出清。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可调负荷追踪新能源出力,可以缓解发电侧调节资源不足、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问题。
然而,由于可调负荷在负荷增量市场中标导致实际负荷需求量发生变动,若不对该部分交易进行安全校核,将导致负荷增量市场出清结果与电网运行实际情况不匹配,可能引发线路潮流越限等情况,致使市场出清结果难以实际执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考虑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日前安全校核方法,建立以市场总剩余最大为目标的日前校核模型,考虑新能源场站富余电力值限制、系统网络安全运行限制,对负荷增量市场中购售双方出力进行了安全校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日前安全校核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参与富余新能源与可调负荷增量交易的可调负荷申报的在各交易时段可上调的电力和价格,以及新能源场站申报的在各交易时段可出售的电力与价格;
对新能源场站申报的各交易时段可出售的电力进行数据校核,确定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最终的申报电力数值;
获取日前安全校核模型,所述日前安全校核模型以市场总剩余最大为目标,且满足新能源场站与可调负荷增量发用平衡约束、电网潮流约束;
基于可调负荷在各交易时段可上调的电力和价格以及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最终的申报电力和价格,结合日前安全校核模型,计算获得日前安全校核结果,所述日前安全校核结果包括各新能源场站中标电力和各可调负荷中标电力。
可选的,所述对新能源场站申报的各交易时段可出售的电力进行数据校核,确定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最终的申报电力数值,包括:
基于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的发电计划值和功率预测值,计算得到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的新能源富余量;
比较在任一交易时段内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富余量与可出售的电力;
若比较结果为可出售的电力大于新能源富余量,则说明校核不通过,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小于申报截止时间,如果小于,则提示新能源场站进行重新申报;否则置在此交易时段内最终的申报电力数值为0;
否则校核通过。
可选的,所述基于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的发电计划值和功率预测值,计算得到新能源场站在各交易时段的新能源富余量,包括:
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富余量为新能源场站的功率预测值和发电计划值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日前安全校核模型的公式表达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