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料煤直接液化处理剂、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09361.4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波;袁国卿;宋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G1/06 | 分类号: | C10G1/06;D01F9/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吴利芳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直接 液化 处理 活性炭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材料包括:原料煤和原料煤直接液化处理剂;所述原料煤直接液化处理剂为乙二醇-甘油-氢氧化钾体系,所述乙二醇-甘油-氢氧化钾体系为氢氧化钾的混合多元醇溶液;
所述原料煤直接液化处理剂的使用量为原料煤质量的3~6倍;
所述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所述乙二醇-甘油-氢氧化钾体系直接液化处理原料煤;
所述乙二醇-甘油-氢氧化钾体系为氢氧化钾的混合多元醇溶液;
乙二醇-甘油混合物中乙二醇与甘油的质量比为1:2~2:1;所述氢氧化钾含量为乙二醇-甘油-氢氧化钾体系质量的10~25%;
步骤2、从原料煤直接液化处理获得的产物中分离出沸点200℃的组分,将剩下的组分进行热处理调制,热处理调制的温度为250~450℃,热处理调制的时间为2~6h;将热处理调制处理后的原料煤液化产物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纺丝成型纤维;将纺丝成型纤维进行不熔化处理,形成活性炭纤维前体材料;
步骤3、将活性炭纤维前体材料依次进行碳化处理和活化处理,制备得到活性炭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原料煤的颗粒大小为100~300目;原料煤的水分小于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所述乙二醇-甘油-氢氧化钾体系直接液化处理原料煤的温度为300~450℃,处理时间为30~18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熔融纺丝温度范围为280~340℃,纺丝压力为0.2~0.6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纺丝成型纤维进行不熔化处理的温度为250~350℃,处理时间为1~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碳化过程之前进行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250~350℃,预氧化时间为4.5~8h;
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处理时间为30~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活化处理时采用氢氧化钾活化造孔,氢氧化钾的浸渍量为活性炭纤维前体材料质量的10~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采用所述氢氧化钾活化造孔的温度为650~850℃,处理时间为30~90min。
9.一种活性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3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