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9287.6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龙;穆慧惠;翟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48 | 分类号: | G01D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材料 构成 扰动 原子 | ||
1.一种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其特征在于,该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为六面体状,包括具有理想电导体特性上下平行的第一表面(1)、第三表面(3),具有理想磁导体特性前后平行的第二表面(2)、第四表面(4),左右平行的对电磁波具有高透射性能第五表面(5),和与之相对的具有高吸收率特性的第六表面(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表面(6)由一种基于玻璃基底的超材料构成,该超材料由亚波长厚度的、小型化、二维周期阵列单元构成,对特定频率或者某一带宽频率具有较高的吸收率,该吸收频率可以通过对阵列单元的结构进行设计实现调节,视为电磁吸波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周期阵列单元,可利用图案化的石墨烯结构构造阵列单元,通过外加电压的方式,实现对吸波频率的动态调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及第三表面(3)具有理想电导体特性,即电场切向分量和磁场法向分量为零,该表面通常可通过在玻璃表面镀金属薄膜实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2)、第四表面(4)具有理想磁导体特性,即磁场切向分量和电场法向分量为零,该表面可利用认为设计的亚波长金属阵列结构实现。
6.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超材料结构设计:利用电磁仿真软件,设计第二表面(2)、第四表面(4)、第六表面(6)要求的超材料结构。
步骤二、电磁超材料加工:利用薄膜金属制备方法,在玻璃基材上制备金属薄膜,之后根据设计结构情况利用光刻工艺对金属薄膜进行结构化处理,来加工出符合第一表面(1)、第三表面(3)、第二表面(2)、第四表面(4)、第六表面(6)要求的超材料;
步骤三、气室封装:采用键合工艺将所述六个表面结合为立方体,该方法需要在任一表面预留金属气体充气管道;
步骤四、原子气体填充:将真空系统与充气管道相接,向所述气室内填充原子蒸气,原子气室加工过程完成;
步骤五、外接电源:若采用石墨烯结构,则需要在第六表面(6)焊接引脚,之后连接电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超材料结构,基底材料为具有耐高温、硬度高、透光性强的高硼硅玻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薄膜金属制备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镀工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电磁超材料加工,还能将超材料结构通过化学刻蚀的方法制备成柔性微带线路板,通过紫外光固化,将其粘附于玻璃表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低电磁扰动原子气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任一表面预留金属气体充气管道,考虑到加工及性能影响,预留金属气体充气管道优先选择第第一表面(1)、第三表面(3)、第五表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2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