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9048.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安卫军;陈文立;梁右东;张晨;许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田晓宁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装置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药剂投加结构、污泥处理结构以及依次连通的凝聚池、磁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凝聚池的进口与进水管连通,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集泥管,集泥管通过回流管与凝聚池连通,以使沉淀污泥中的其中一部分回流至凝聚池中进行磁混凝反应,集泥管还通过排泥管与污泥处理结构连通,以使沉淀积泥中的其中另一部分排出至污泥处理结构中进行脱水干化处理;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供沉淀池内的上清液排出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出口通过纳米曝气结构与出水管连通,纳米曝气结构用于对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本公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对污水进行自动透析,将污染水平控制在水体自净能力范围内,进而防止污水恶臭黑化。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出水大量排放、畜禽粪便及农田化肥等的排入以及地表径流携带着多种污染物质的进入,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变成黑臭水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显著,但是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却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城镇人居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药剂投加结构、污泥处理结构以及依次连通的凝聚池、磁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
所述药剂投加结构包括凝聚剂加药池、磁粉投加通道、絮凝剂加药池以及污泥脱水剂加药池,所述凝聚剂加药池用于向所述凝聚池中投加凝聚剂,所述磁粉投加通道用于向所述磁混凝池中投加磁粉,所述絮凝剂加药池用于向所述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剂,所述污泥脱水剂加药池用于向所述污泥处理结构中投加污泥脱水剂;
所述凝聚池的进口与进水管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集泥管,所述集泥管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磁混凝池连通,以使沉淀污泥中的其中一部分回流至所述磁混凝池中进行磁混凝反应,所述集泥管还通过排泥管与所述污泥处理结构连通,以使所述沉淀积泥中的其中另一部分排出至所述污泥处理结构,所述污泥处理结构用于对所述沉淀积泥中的其中另一部分进行脱水干化处理;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沉淀池内的上清液排出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出口通过纳米曝气结构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纳米曝气结构用于对所述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磁粉回收结构,所述磁粉回收结构设置在所述排泥管和所述污泥处理结构之间,所述磁粉回收结构用于回收所述沉淀积泥中的其中另一部分中的磁粉。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回收结构包括高剪机和磁分离机;所述高剪机具有进泥口和排泥口,所述高剪机用于将所述沉淀积泥中的其中另一部分进行剪切处理;所述磁分离机具有入泥口、磁粉出口和出泥口,所述入泥口与所述排泥口连通,所述磁分离机用于将经所述排泥口排出的污泥进行分离处理,以得到回收磁粉和剩余污泥;所述磁粉出口与所述磁混凝池连通,以使所述回收磁粉进入至所述磁混凝池中,所述出泥口与所述污泥处理结构连通,以使所述剩余污泥进入至所述污泥处理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结构包括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用于对所述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清水池,所述集水槽的出口与所述清水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清水池包括第一清水出口,所述第一清水出口与所述纳米曝气结构的入口连通,所述纳米曝气结构的出口与所述出水管的入口连通,所述纳米曝气结构用于对经所述第一清水出口排出的清水进行纳米曝气。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包括第二清水出口和第三清水出口,所述第二清水出口与所述磁粉回收结构连通,所述第三清水出口与所述污泥处理结构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电检测报警指示器
- 下一篇:一种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