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数控雕刻机的一种智能夹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8851.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豪杰;郭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镁克世嘉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1/00 | 分类号: | B44B1/00;B44B1/06;B44B3/00;B44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控 雕刻 一种 智能 夹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雕刻机的一种智能夹钳,涉及雕刻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雕刻机本体,雕刻机本体的两侧均滑动配合有L形板,两L形板之间滑动配合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组件的一端配合。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两第一弧形板,当启动第二电机时,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两第一弧形板相互远离,从而可以快速取下雕刻头,从而可以更换新的雕刻头,减少了更换雕刻头所花的时间,提高了更换的效率,而设置的第一滑动板,减少了第一连接板在滑动时发生倾斜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雕刻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雕刻机的一种智能夹钳。
背景技术
雕刻从加工原理上讲是一种钻铣组合加工,雕刻机多种数据输入模式根据需要游刃有余。
现有雕刻机的夹钳只有一个,在使用时如果发生损坏,雕刻机就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如果不及时更换会耽误雕刻的效率,而现有需要拆除进行更换,从而会降低更换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控雕刻机的一种智能夹钳,解决了现有夹钳不易更换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数控雕刻机的一种智能夹钳,包括雕刻机本体,雕刻机本体的两侧均滑动配合有L形板,两L形板之间滑动配合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
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组件的一端配合,传动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一限位组件的一端配合。
可选的,雕刻机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道,第一槽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导轨,两L形板分别装设在两第一电动导轨的输出端,L形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槽道,第二槽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导轨,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动板,且第一滑动板的两端分别装设在两第二电动导轨的输出端。
可选的,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第一固定块,且两第一固定块均装设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一螺纹杆,两第一螺纹杆之间传动配合有第一皮带,第一滑动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的,两第一螺纹杆之间螺纹配合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两第二连接板,其中一个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与两第二连接板转动配合,第二螺纹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可选的,第二螺纹杆的周侧螺纹配合有第三滑动板,两第三滑动板的相对面均安装有第一弧形板,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筒、第一弹簧,第一固定筒的内部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杆,且两第一滑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三滑动板相连接,两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装设在第三滑动板的一侧,两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两第一固定筒的周侧。
可选的,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两连接柱,且两连接柱均装设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两连接柱之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内部转动配合有两第三螺纹杆,两第三螺纹杆之间传动配合有第二皮带,其中一个第三螺纹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三螺纹杆的周侧螺纹配合有滑动块,两滑动块之间安装有第三连接板。
可选的,第三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两固定柱,其中一个固定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五固定块,第五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四螺纹杆,且第四螺纹杆两侧螺纹方向相反,第四螺纹杆的周侧螺纹配合有第四滑动板,两第四滑动板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二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镁克世嘉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镁克世嘉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