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油套井筒清防蜡剂动态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8830.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庞进;姜艳;刘洪;陈小刚;张建碑;张旭;刘琦;陆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E21B47/00;G01N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井筒 清防蜡剂 动态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模拟油套井筒清防蜡剂动态评价方法,采用模拟油套井筒清防蜡剂动态评价装置,包括配样器、容纳组件、模拟油套井筒、分离器、单相四通阀、支管线、进口阀门、进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出口阀门、气体流量计、分管线和连接管线,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装有油气混合物的第一活塞式中间容器、装有地层水的第二活塞式中间容器和装有清防蜡剂的第三活塞式中间容器,所述第一活塞式中间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式中间容器和所述第三活塞式中间容器均与所述单相四通阀的一端连通,所述单相四通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支管线与所述模拟油套井筒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口阀门和所述进口压力表依次设置于所述支管线上,所述模拟油套井筒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线与所述分离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所述出口压力表和所述出口阀门,所述分离器通过所述分管线与所述气体流量计连通,所述配样器与所述第一活塞式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式中间容器包括第一驱替泵、第一连接管、第一阀门、第一中间容器和第一高压管线,所述第一驱替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高压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一高压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相四通阀连通;
所述第二活塞式中间容器包括第二驱替泵、第二连接管、第二阀门、第二中间容器和第二高压管线,所述第二驱替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第二高压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二高压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相四通阀连通;
所述第三活塞式中间容器包括第三驱替泵、第三连接管、第三阀门、第三中间容器和第三高压管线,所述第三驱替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三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上,所述第三高压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中间容器连通,所述第三高压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相四通阀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容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一底盖、第一顶盖、第一活塞、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底盖和所述第一顶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底盖上设置有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流体出口,且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一高压管线连通;
所述第二中间容器包括第二筒体、第二底盖、第二顶盖、第二活塞、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第二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底盖和所述第二顶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二底盖上设置有第二流体入口,所述第二顶盖上设置有第二流体出口,且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二高压管线连通;
所述第三中间容器包括第三筒体、第三底盖、第三顶盖、第三活塞、第三流体入口和第三流体出口,所述第三筒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第三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三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三底盖和所述第三顶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三底盖上设置有第三流体入口,所述第三顶盖上设置有第三流体出口,且所述第三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三高压管线连通,所述模拟油套井筒包括筒体、模拟套管、模拟油管、密封挂片、模拟套管顶盖和模拟套管底盖,所述模拟套管和所述模拟套管均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且所述模拟油管通过所述密封挂片悬挂于所述模拟套管的内部,所述模拟套管顶盖和所述模拟套管底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且所述模拟套管顶盖上具有总入口,所述模拟套管底盖具有总出口,所述分离器包括锥形瓶和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所述锥形瓶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塞上具有总流体入口和出气孔,且所述总流体入口与所述连接管线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分管线连通,所述模拟油套井筒清防蜡剂动态评价装置还包括恒温箱,所述恒温箱内设置所述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三中间容器和所述模拟油套井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预设的油气比例将原料放入所述配样器中,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加压至地层压力,加热至地层温度,充分搅拌混合,同时将地层水、清防蜡剂分别放入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中;
步骤二:利用电子天平称取模拟油管的重量为m1,并调节所述恒温箱至试验温度,同时关闭所有阀门;
步骤三:调节所述第一驱替泵、所述第二驱替泵的注入压力恒定并保持一致,依次缓慢打开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单相四通阀和所述进口阀门,待所述进口压力表的压力与所述第一驱替泵的注入压力一致时,再缓慢打开所述出口阀门,至所述出口压力表与所述进口压力表的压差小于设定值时,并分别称取油水的重量为mo、mw,同时利用所述气体流量计记录分离出的气量;
步骤四:待所述模拟油套井筒结蜡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打开所述模拟套管顶盖和所述模拟套管底盖,取出所述模拟油管,称取结蜡的所述模拟油管的重量为m2,之后计算结蜡率大小;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取出的结蜡的所述模拟油管清洗干净,重新装回所述模拟套管中,关闭所述单相四通阀的油气混合物和地层水出口阀门,同时打开所述单相四通阀的清蜡剂阀门,恒压注入定量体积;待结束后关闭所有的阀门,之后打开所述模拟套管顶盖和所述模拟套管底盖,取出所述模拟油管,称得重量为m3,计算清蜡率大小;
步骤六:保持在与步骤三中温度、压力、流速、注入时间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调节所述第一驱替泵、所述第二驱替泵和所述第三驱替泵的注入压力恒定并保持一致,依次缓慢打开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所述单相四通阀的油气混合物、地层水和防蜡剂出口阀门,待所述进口压力表压力分别与所述第一驱替泵、所述第二驱替泵和所述第三驱替泵的注入压力一致时,在缓慢打开所述出口阀门,调节所述出口压力表与所述进口压力表的压差小于预设值,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打开所述模拟套管顶盖和所述模拟套管底盖,取出所述模拟油管,称得防蜡后的结蜡模拟油管的重量为m4,计算防蜡率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8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