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7977.8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罗轶;张健;郭庆霞;易斌;吴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盈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04;H01L33/06;H01L33/10;H01L33/40;H01L33/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瑞雪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疗 用红黄光 芯片 外延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GaAs衬底层(1)以及依次设于GaAs衬底层(1)上的超辐射发光二级管区、隧道结(8)和发光二极管区,所述超辐射发光二级管区包括第一波导层(3)、第一量子阱层(4)以及第二波导层(5),所述第一量子阱层(4)设于第一波导层(3)与第二波导层(5)之间,且所述第二波导层(5)位于第一波导层(3)上方;所述GaAs衬底层(1)与第一波导层(3)之间设有第一反射层(2),所述隧道结(8)与第二波导层(5)之间设有第二反射层(7),所述第一反射层(2)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反射层(7)的反射率;所述第一反射层(2)为第一DBR层,所述第二反射层(7)为第二DBR层,所述第一DBR层与第二DBR层均由交替排列的GaAs层与AlAs层组成;所述第一DBR层中GaAs层与AlAs层交替排列的周期数为3-50,所述第二DBR层中GaAs层与AlAs层交替排列的周期数为3-20,且所述第一DBR层中GaAs层与AlAs层交替排列的周期数大于第二DBR层中GaAs层与AlAs层交替排列的周期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区包括依次设置于隧道结(8)上方的n型GaAs层(9)、第二量子阱层(10)以及p型GaAs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GaAs层(11)上方还设有p型GaAs接触层(12),所述p型GaAs接触层(12)的掺杂浓度大于p型GaAs层(11)的掺杂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GaAs接触层(12)的掺杂浓度范围是1E18-1E22/cm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BR层与第二波导层(5)之间设有电子阻挡层(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阻挡层(6)由p型AlGaAs层组成,所述电子阻挡层(6)的厚度在30-200n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GaAs衬底层(1)上交替沉积GaAs层以及AlAs层,得到第一DBR层;
(2)在第一DBR层上沉积AlGaAs层,得到第一波导层(3);
(3)在第一波导层(3)上交替沉积InGaAs层和GaAs层,得到第一量子阱层(4);
(4)在第一量子阱层(4)上沉积p型InGaAs层,得到第二波导层(5);
(5)在第二波导层(5)上沉积p型AlGaAs层,得到电子阻挡层(6);
(6)在电子阻挡层(6)上交替沉积GaAs层和AlAs层,得到第二DBR层;
(7)在第二DBR层上交替沉积GaAs层和AlGaAs层,得到隧道结(8);
(8)在隧道结(8)上沉积n型GaAs层(9);
(9)在n型GaAs层(9)上交替沉积InGaAs层和GaAs层,得到第二量子阱层(10);
(10)在第二量子阱层(10)上沉积p型GaAs层(11);
(11)在p型GaAs层(11)上沉积p型GaAs接触层(12),得到光疗用红黄光芯片的外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盈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盈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9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状态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轴配流高频开关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