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7974.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郭瑞鹏;李鹏;武斌;张东燕;田卫东;申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6/23;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慧 社区 数据 知识 图谱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包括S1)获取数据;S2)对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知识抽取,形成第二结构化数据;S3)对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形成初步的智慧社区知识图谱;S4)知识表示:对第二结构化数据以及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知识表示;S5)知识融合: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中的实体、关系以及实体的属性进行实体链接和知识合并;S6)解决智慧社区图谱构建过程中的冲突;S7)更新智慧社区知识图谱:数据模式层的更新和数据层的更新。本发明针对多类型数据、多人员、多类型行为特征以及多样本,构建了智慧社区大数据知识图谱,为智慧城市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知识图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发挥的大数据价值,需要将分散在各个社区的图片和结构化数据,以及相关的公共数据,汇聚到一个统一的数据汇聚中心,进行统一的治理和管理,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社区到城市,形成一个立体的数据库。经汇聚治理后的数据,再提供给智慧城市使用,在城市治理中发挥出价值。
但是,现有的智慧社区大数据处理方式,通常存在以下不足:
1)对社区的感知能力不足:视频监控作为目前最主要的感知手段并没有覆盖到社区,其他的感知手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感知体系。
2)各类感知数据缺乏整合:社区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备、实有安防力量、实有报警数据等信息缺乏统一汇聚,难以全面快速准确直观地掌握社区内人员出入、车辆通行等情况。
3)数据挖掘应用不深入:对社区内汇聚的大量数据缺乏不同维度的数据挖掘,例如对社区内人口信息的标签化管理,缺乏对社区实时情况的直观展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针对多类型数据、多人员、多类型行为特征以及多样本,构建了智慧社区大数据知识图谱。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数据,并根据数据类型将其划分为第一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
S2)对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知识抽取,形成第二结构化数据;所述知识抽取包括实体抽取、语义类抽取以及关系属性抽取;
S3)对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形成初步的智慧社区知识图谱;
S4)知识表示:对第二结构化数据以及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知识表示;
S5)知识融合: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中的实体、关系以及实体的属性进行实体链接和知识合并;
S6)解决智慧社区图谱构建过程中的冲突;
S7)更新智慧社区知识图谱:数据模式层的更新和数据层的更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大数据知识图谱建模,可以有效地将社区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实现社区管理上的平台一体化和信息化;具体的,
1)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Bootstrapping的领域词汇抽取算法,在模板格式方面进行了修改和改进;
2)在知识表示阶段中提供两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表示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3)对于在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问题,从冲突发生点分析,冲突检测以及冲突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