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线材对向焊接封装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07370.X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毛凯;陈慧星;于金鹏;周伟;吴纪潭;王校威;刘坤;张意;梁思源;刘旭洋;王雪晴;张睿哲;王新文;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H01R4/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线材 焊接 封装 结构 方法 | ||
1.一种超导线材对向焊接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焊管(10)、第一超导线材(20)、第二超导线材(30)和焊料(40);
所述焊管(10)为管状结构,所述焊管(10)包括焊管本体(11)、第一封头(12)和第二封头(13),所述第一封头(12)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第二封头(13)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焊管本体(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头(1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焊管本体(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封头(13)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焊管本体(11)包括焊管基底(111)和盖设在所述焊管基底(111)上的焊管封盖(112),所述焊管基底(111)沿径向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焊管封盖(112)沿径向方向的高度,所述第一封头(12)的轴线、所述第二封头(13)的轴线和所述焊管本体(11)的轴线均重合;
所述第一超导线材(20)的第一段为去除包裹层的第一超导裸线(21),第二段为未去除包裹层的第一超导母线(22),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设置在所述焊管本体(11)内,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靠近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封头(12)内,远离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焊管(10)外;
所述第二超导线材(30)的第一段为去除包裹层的第二超导裸线(31),第二段为未去除包裹层的第二超导母线(32),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设置在所述焊管本体(11)内,所述第二超导母线(32)靠近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封头(13)内,远离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焊管(10)外;
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与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缠绕设置,且缠绕后的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和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位于所述焊管本体(11)的轴线上;
所述焊料(40)灌注于所述焊管基底(111)内并浸没缠绕后的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和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用于焊接所述第一超导线材(20)和所述第二超导线材(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管本体(11)为波浪形,在所述波浪形焊管本体(11)的弯曲处设置有支撑结构(50),所述支撑结构(50)具有用于固定缠绕后的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和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的定位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超导裸线(31)的长度相同,均大于或等于200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320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其中,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超导母线(32)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管本体(11)为圆柱体或多棱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管本体(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95倍的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的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超导裸线(21)的长度,所述焊管本体(1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2.5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在所述焊管本体(11)为圆柱体的情况下,所述焊管本体(1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8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12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在所述焊管本体(11)为多棱柱体的情况下,所述焊管本体(11)的内接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12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管封盖(112)横截面的两侧端点与所述焊管本体(11)的轴心连线的夹角范围为8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12)的第一端的内径和所述第二封头(13)的第一端的内径相同,均为1.1倍的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其中,所述第一超导母线(22)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超导母线(32)的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3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线材焊接封装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