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流量轴配流伺服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7359.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訚耀保;张玄;刘小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11/08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轴配流 伺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流量轴配流伺服阀,包括轴配流阀体定子、轴配流阀阀套以及轴配流阀芯转子,所述的轴配流阀体定子由上至下分别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四个定子密封区域,所述的轴配流阀芯转子由上至下分别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四个转子密封区域,所述的轴配流阀体定子由上至下对应的四个密封区域分别开设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的轴配流阀芯转子上沿轴向开设多个供油通道、多个回油通道以及用以减轻质量增加扭矩的通孔,转动轴配流阀芯转子分别实现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分别与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之间的连续比例连通控制,进而实现外部执行机构的连续不同比例速度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通流能力大、减小转动磨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流量轴配流伺服阀。
背景技术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人发明了单级射流管阀原理以及单级单喷嘴挡板阀、单级双喷组挡板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人们发明了螺线管、力矩马达,之后双级电液伺服阀、带反馈的双级电液伺服阀相继问世,20世纪60年代电液伺服阀大多数为具有反馈及力矩马达的两级伺服阀,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则出现了高可靠性的多冗余度电液伺服阀。
电液伺服阀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有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射流伺服阀、直动式电液伺服阀、电反馈电液伺服阀以及动圈式/动铁式/单喷嘴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结构简单,制造精密,特性可预知,无死区、无摩擦副,灵敏度高,挡板惯量小、动态响应高;缺点是挡板与喷嘴间距小,抗污染能力差,而射流伺服阀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喷口尺寸大,抗污染性能好,容积效率高,失效对中,灵敏度高,分辨力高;缺点是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
电液伺服阀和电液比例阀是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对精度的要求较高,随之带来检测和维护成本的提高,电液伺服阀和电液比例阀的装配涉及众多精密偶件的配合,且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导致装配完成后的电液伺服阀和电液比例阀性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且还会出现磨损、泄漏以及流量过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流量轴配流伺服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流量轴配流伺服阀,包括轴配流阀体定子、冷装配在轴配流阀体定子内的轴配流阀阀套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轴配流阀阀套内的轴配流阀芯转子,所述的轴配流阀体定子由上至下分别通过依次设置的5个定子密封圈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四个定子密封区域,所述的轴配流阀芯转子由上至下分别通过依次设置的5个转子密封圈分隔为互不连通且与四个定子密封区域一一对应的四个转子密封区域,所述的轴配流阀体定子由上至下对应的四个密封区域分别开设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的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分别与外部执行机构连通,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外部油源连通,所述的轴配流阀芯转子上沿轴向开设多个供油通道、多个回油通道以及用以减轻质量增加扭矩的通孔,通过转动轴配流阀芯转子,分别实现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分别与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之间的连续比例连通控制,进而实现外部执行机构的连续不同比例速度控制,使得在设定旋转角度范围内的执行机构维持状态不变。
以轴配流阀体定子轴心与工作油口A的中心的连线方向为0°,并以顺时针为正向,所述的工作油口A与工作油口B的开设角度相距180°,所述的供油口和回油口各设有两个,且其开设角度分别为+90°和-90°。
所述的通孔设有一个,且开设在轴配流阀芯转子中心处,所述的供油通道沿周向在0-180°范围内共开设6个,所述的回油通道沿周向在180°-360°范围内共开设6个,且与供油通道以0°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线防翻身装置
- 下一篇:激光结合HF湿刻蚀加工TGV通孔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