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7227.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锋;黄学顺;蓸家顺;刘春华;邓天明;许伟;周书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佳玛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G5/3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柏琳容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控释肥,包括70‑75份复合肥、10‑15份包衣氮肥和10‑15份包衣钾肥;所述复合肥,包括50‑55份氮肥、25‑30份磷肥、30‑35份钾肥;所述氮肥中含氮量为15%‑50%。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控释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氮肥、钾肥、磷肥粉碎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在60~80℃下造粒制得颗粒复合肥;将所述颗粒复合肥、包衣氮肥、包衣钾肥和包衣磷肥掺混均匀得到所述控释肥。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控释肥或者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控释肥在种植柑橘中的应用。本发明提出的控释肥实现了柑橘增产,品质提高,在减少施肥量20%左右的同时柑橘可以增产1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柑橘为常绿果树,一年多次抽梢,挂果时间长,结果量多,需水需肥量大。新梢对氮、磷、钾的吸收从春季开始逐渐增大。氮肥不可施用过量,否则根部受到伤害。夏季是枝稍生长和果实膨大时期,需肥量达到吸收高峰。秋季根系再次进入生长高峰,为补充树体营养,仍需要大量养分。随着气温降低生长量逐渐减少,需肥量随之减少,入冬后吸收基本停止。果实对磷吸收高峰在8-9月,氮、钾的吸收高峰在9-10月,以后趋于平缓。据试验数据分析,每生产1000千克柑橘果实,需吸收氮6千克、磷1.1千克、钾4千克、钙0.8千克、镁0.27千克,其氮、磷、钾吸收比例约为1:0.2:0.7。
随着柑橘连续种植,化肥使用不断增加,造成土壤生态恶性循环,农民经济效益下降,农业用工矛盾突出。如何开发出新型肥料,实现化肥减量,既增产又增收,适应栽培精简化;是农业科研人员和肥料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提高柑橘的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实际选择合适的钾肥、氮肥和磷肥时,需要根据实际化合物的含氮量、含钾量和含磷量并根据肥料的氧化钾、氮元素、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计算出实际各种化合物配比。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磷酸二铵这种既含有氮、又含有磷的化合物时,需要同时计算磷酸二铵提供的五氧化二磷和氮元素的质量。
并且,柑橘是喜钙、镁,需硫和忌氯作物,本申请在选择合适的氮肥、钾肥和磷肥时,避免选择含氯化合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一些含硫化合物,硫有利于柑橘各器官氮、磷、钾、硫含量和累积量的增加,在低氮条件下施硫可以显著提高春稍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利于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而在高氮条件下施硫提高了全生育期内柑橘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改善了叶片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由于氮素过多造成的减产和品质下降作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释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70-75份复合肥、10-15份包衣氮肥和10-15份包衣钾肥;
所述包衣氮肥中含氮量为40-45%,所述包衣钾肥中含钾量为50~55%;
所述复合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50-55份氮肥、25-30份磷肥、30-35份钾肥;所述氮肥中含氮量为15%-50%,所述钾肥中含钾量为50~55%,所述磷肥中含磷量为10~50%。
进一步地,所述包衣氮肥包括0-7份包衣氮肥100天、0-7份所述包衣氮肥120天和5-8份所述包衣氮肥180天。
进一步地,所述包衣钾肥包括4-6份包衣钾肥120天和4-8份所述包衣钾肥180天。
进一步地。所述磷肥包括磷酸二铵A、钙镁磷肥和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1~2份微量元素添加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硼砂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佳玛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佳玛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