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抗冲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982.7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龙;姜磊;柴佳龙;孟祥伟;薛宝良;王保帅;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6;E04F13/22;E04F1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高分子 纳米 隔热材料 冲击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抗冲击结构,包括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隔热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隔热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隔热板,且第二隔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衔接块,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当旋转螺纹杆时,螺纹杆会带动滑动板进行滑动,在滑动板滑动时,会通过受力板带动第一隔热板的右侧面向左侧面靠拢,并带动第一弹簧向回收缩,使得第一弹簧的圈数变得密集,此时第一弹簧的弹力就会减弱,以此来调节隔热板的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抗冲击结构。
背景技术
纳米保温板是基于纳米微孔原理研制而成的新型纳米微孔绝热板,主要成分是纳米级硅酸钛等无机粉末,经特殊工艺及专利粘结剂混合而成,具有常温下比静止空气还低的导热系数,是一种迄今为止绝热性能最好的高温固体绝热材料,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是现在市场上很多的纳米保温板的抗冲击性不好,且在在安装时,都是直接通过水泥固定在墙面,在拆卸的时候很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抗冲击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抗冲击结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很多的纳米保温板的抗冲击性不好,且在在安装时,都是直接通过水泥固定在墙面,在拆卸的时候很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抗冲击结构,包括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隔热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隔热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隔热板,且第二隔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侧面位于第一隔热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的侧面旋转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右侧贴合有限位块,且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侧面贯穿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左侧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衔接板、工位槽、固定块、螺纹杆、滑动板和受力板,所述第二衔接板固定安装于第一隔热板的左侧,且第二衔接板的表面设置有工位槽,所述工位槽的内部嵌入有受力板,所述第二衔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为“L”形结构,且滑动板与第二衔接板为滑动结构,所述滑动板与受力板为紧密贴合状态。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与工位槽为滑动连接,且受力板嵌入第一隔热板右侧内部并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传动杆、嵌入杆、受力杆和伸缩板,所述传动杆滑动连接于第一隔热板的内部,且传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尾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板,且伸缩板的表面焊接有嵌入杆。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表面为三等分斜面设计,所述嵌入杆、受力杆和伸缩板关于传动杆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三组,且嵌入杆嵌入滑槽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在传动杆的表面设置有两组,且固定杆与活动块为相互平行状态,所述第二弹簧、活动块和衔接杆构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衔接杆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关于第一隔热板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衔接板与第一凹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