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955.X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藤川刚;吉田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02M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支承装置,抑制异物侵入到容纳轴体的中心孔中。包括橡胶衬套(30),橡胶衬套(30)包括:圆筒部(32);多个内侧突条部(38),其以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向径向内侧突出并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圆筒部(32)的内周面,并划定中心孔(34);以及多个外侧突条部(40),其以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圆筒部(32)的外周面,在所述外侧突条部(40)上形成有环状槽部(36),内侧突条部(38)与外侧突条部(40)在周向上彼此交替地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支承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使用橡胶衬套将被支承部件防振地支承于支承部件的防振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中,作为将空气滤清器等发动机附属装置、变速杆装置等被支承部件防振地支承于发动机或车体等支承部件的防振支承装置,已知有使用筒状的橡胶衬套的防振支承装置,该橡胶衬套具有容纳设置于支承部件的轴体的中心孔和设置于轴线方向中间部的外周的环状槽,该环状槽与为了与所述开口嵌合而设置于被支承部件的开口嵌合(例如,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31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2-8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防振支承装置中,难以兼顾抑制异物侵入到容纳轴体的中心孔中的情况和橡胶衬套的低弹性化。
另外,难以在抑制支承部件与被支承部件之间的微振动的传播的同时缓和被支承部件由于大振幅的振动而相对于支承部件较大地接触运动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防振支承装置中,在抑制异物侵入到容纳轴体的中心孔中的情况的同时兼顾橡胶衬套的低弹性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振支承装置具有:支承部件10,其包括轴体54、56;被支承部件20,其包括开口22;以及橡胶衬套30,其包括容纳所述轴体的中心孔34和与所述开口嵌合的环状槽部36,其中,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圆筒部32;多个内侧突条部38,其以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向径向内侧突出并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上,所述多个内侧突条部划定所述中心孔;以及多个外侧突条部,其以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上,在所述外侧突条部上形成有所述环状槽部,所述内侧突条部和所述外侧突条部在周向上彼此交替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抑制异物侵入到容纳轴体的中心孔中的情况的同时兼顾橡胶衬套的低弹性化。
在上述防振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内侧突条部与所述外侧突条部在周向上不重叠地彼此交替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抑制异物侵入到容纳轴体的中心孔中的情况的同时兼顾橡胶衬套的进一步的低弹性化。
在上述防振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各内侧突条部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端部38A朝向径向内侧呈倒角状倾斜。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抑制支承部件与被支承部件之间的微振动的传播的同时缓和被支承部件因大振幅的振动而相对于支承部件较大地接触运动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在上述防振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各外侧突条部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端部40A为山形。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抑制支承部件与被支承部件之间的微振动的传播的同时缓和被支承部件因大振幅的振动而相对于支承部件较大地接触运动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在上述防振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各外侧突条部的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量随着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端部而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丝杠螺母和制造丝杠螺母的方法
- 下一篇:晶片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