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患者多种类心脏毒性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06821.8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龙;刘基巍;刘莹;方凤奇;陈艳伟;杨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50/20;G16H50/30;G16H50/70;G16H70/6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 地址: | 116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患者 多种 心脏 毒性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肿瘤患者多种类心脏毒性评估方法,对于肿瘤患者,现有的梅奥心脏毒性评分涉及的评估因素有限,评估建议笼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纳入了当前已研究证实对心脏毒性有影响的风险因素,并依据其与各类心脏毒性风险的相关程度为其赋值,参照梅奥评分体系建立评估模型,对六种心脏毒性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给出相应的评估建议;此方法对已有的评估体系进行拓展,填补了国内心脏毒性评估的空白,为临床医生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量表评估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患者的多种类心脏毒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患者心脏毒性是指肿瘤患者接受治疗后,肿瘤药物或者放射性治疗会对患者的心肌和/或心电传导系统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引起的心脏病变。近年来,随着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不断更新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但抗癌治疗所带来的心脏毒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却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抗肿瘤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预后阶段的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夏云龙,刘基巍,等肿瘤心脏病学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在已发表的研究中,各种抗癌药物及患者自身风险因素均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参考文献:Barros-Gomes,S.,Herrmann,J.,Mulvagh,S.L.et al.Rationale for setting upa cardio-oncology unit:our experience at Mayo Clinic.Cardio-Oncology 2,5(2016).)例如:
传统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烷化剂、抗微管类药物、抗代谢类药物与其他化疗药物等,均有可能引发心脏毒性。(参考文献:倪晨旭,沈甫明.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临床表现及防治[EB/OL]https://mp.weixin.qq.com/s/OCx77CLmht7AWDxpjYcomw,2020-05-29)
蒽环类药物包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柔红霉素、伊达比星、吡柔比星、米托蒽醌等药物。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多为Ⅰ型,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肌组织,并造成不可逆、永久性的心肌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2017年版《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指出蒽环类药物与曲妥珠单抗联合时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8%,蒽环与紫杉醇和曲妥珠单抗连用的心脏毒性可上升至13%,而蒽环与环磷酰胺和曲妥珠单抗连用的心脏毒性则高达27%。
烷化剂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环磷酰胺(CTX)常表现为:QRS波群波幅降低,非特异性T波或ST段异常、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异环磷酰胺致LVD的发生率不足1%,且单次大剂量给药(>12.5g/m2)会明显增加心脏毒性的发生风险。
抗微管类药物包括紫杉醇、长春碱类、喜树碱类药物等。代表性药物为紫杉醇(TAX),可引起无症状性可逆性心动过缓、血压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包压塞和急性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脏改变,其中以心动过缓最为常见,大多数无症状且具有自限性,故无需常规心脏监测。紫杉醇心脏毒性发生率为0.5%-5%,多西他赛为1.7%,TAX可能会加剧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损伤。
抗代谢类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培美曲塞等。氟尿嘧啶类目前被认为是除蒽环类药物外心脏毒性最多见的化疗药物,其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1~4.3%。最常见表现为心肌缺血、胸痛、心绞痛、无症状性心电图变化(ST段改变、T波异常)。培美曲塞累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占比约为6.2%,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心律不齐以及血压下降。
其他化疗药物如铂类、砷剂、激素类药物等均可导致心脏毒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天基网络的身份基认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德维希管风洞实验段消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