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老幼缓冲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796.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珩;周德峰;罗锡文;马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104;E04F11/17;E04F11/00;A62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设计 老幼 缓冲 通道 | ||
本发明涉及逃生通道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老幼缓冲通道,包括底板和支板,倾斜设置的底板的顶部的边缘与对称设置的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踏板,踏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侧的支板转动连接,踏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承载机构,一侧的支板内设有用于调节踏板倾斜角度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最低的踏板的顶部安装有减慢承载机构滑动速度的缓冲机构,当没有发生火情等意外事故时,所述踏板呈水平状态,可以当做楼梯使用供住户上下;当发生火情等意外事故需要迅速疏散建筑内人群时,通过手轮转动丝杆,踏板组成形成一条倾斜的通道,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孩童可以站在承载机构上沿着踏板组成的通道滑下,方便快速疏散楼内的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逃生通道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老幼缓冲通道。
背景技术
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或者煤气泄漏事件时,烟雾和煤气扩散,急需疏散人群,但是老人和儿童因行动不便,无法很快的通过楼道逃生,逃生的困难很大。
申请号为201320074654.X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方便楼房公共场所活动人员快速逃生的螺旋式应急逃生滑梯,是在固定支柱上安装螺旋滑道,逃生人员进入滑道入口,依靠自身重力顺着滑道滑至出口,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但是这种滑道设计在没有发生火情等意外时人员滑动速度较快,可能会因碰撞发生事故,不能当做正常的通道使用,占用了大量空间,使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老幼缓冲通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老幼缓冲通道,包括底板和支板,倾斜设置的所述底板的顶部的边缘与对称设置的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踏板,踏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侧的支板转动连接,踏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承载机构,一侧的支板内设有用于调节踏板倾斜角度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最低的踏板的顶部安装有减慢承载机构滑动速度的缓冲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顶杆,一侧的支板内设有第一空腔,丝杆的底端贯穿支板的顶壁伸入第一空腔内,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手轮,丝杆位于第一空腔内的部分套装有螺母,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螺母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表面与均匀分布的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板的侧壁上与顶杆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条形槽,顶杆从第一条形槽内伸出且可以沿第一条形槽移动,踏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条形槽,顶杆的另一端伸入第二条形槽内且可以沿第二条形槽移动。当没有发生火情等意外事故时,所述踏板呈水平状态,可以当做楼梯使用供住户上下;当发生火情等意外事故需要迅速疏散建筑内人群时,通过手轮转动丝杆,丝杆通过螺母带动第一连杆向下移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第二连杆上的顶杆沿着第一条形槽向下移动,顶杆向下移动带动踏板向下偏转,使得踏板组成形成一条倾斜的通道,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孩童可以站在承载机构上沿着踏板组成的通道滑下,方便快速疏散楼内的人员,同时在平时也可以做普通的楼梯使用,增加了装置的利用率。
具体的,所述踏板的边缘设有卡块,踏板与卡块相对的边缘处设有形状、大小与卡块相同的第一卡槽。顶杆向下移动带动踏板向下偏转时,踏板上的卡块卡入相邻的踏板上的第一卡槽内,使得倾斜通槽形成时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滑动,增加了设备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滑块、转板和第一弹簧,踏板的表面设有第一滑槽,滑块的底部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滑块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转板的两侧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凹槽内对称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板的底部以及第一凹槽的底壁抵触连接,转板的顶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半球形的橡胶凸起。当老人或孩童站在转板上时,其顶部的半球形的橡胶凸起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防止老人或孩童滑倒产生意外,通过脚底控制转板绕着转轴转动使得转板保持水平,当滑块在滑动时,老人或孩童可以站得更稳,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