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入充氮甲醇储罐内的测温光缆自密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222.6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叶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48;G01K1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陆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入 甲醇 储罐内 测温 光缆 密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工消防安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入充氮甲醇储罐内的测温光缆自密闭装置。包括紧固塞体、用于安装紧固塞体的固定架、和用于调节紧固塞体受压的调节机构;紧固塞体上部为圆柱、下部为倒立的圆台,且沿紧固塞体的中心轴线贯穿开设有电缆插孔,紧固塞体为结构相同且以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的三个分塞体组成,固定架为下端带有安装法兰的安装套筒,紧固塞体塞设在安装套筒内,安装法兰和充氮甲醇储罐的罐口法兰固定连接;当滑动套筒沿安装套筒的轴向向下移动时,所述推动杆带动收敛片向内收敛形成圆台形护罩罩设在紧固塞体伸出端的外侧。本发明对引入罐内的测温光缆做气密封堵,不破坏甲醇储罐氮封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消防安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入充氮甲醇储罐内的测温光缆自密闭装置。
背景技术
氮封是气封的一种,气封的作用是为防止储罐内物料因与进入的外界空气接触而被污染变质或与外界进入的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用气封气使储罐内维持一定的正压,防止储罐内物料与外界气体接触。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易燃易爆物质和可燃物质的生产设备,应根据其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不同性质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设置惰性气体(氮气)置换及保护系统。 因此内浮顶甲醇罐用外加氮封,内浮盘可以减少甲醇与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挥发,并减少因储罐呼吸而排出的甲醇气体,提高了安全性,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目前,内浮顶甲醇罐一般设有泡沫喷淋装置,泡沫需要根据罐内的温度异常变化报警进行消防联动,目前罐内较为成熟可行的探测温度异常,又具备消防认证的设备主要是测温光缆,因为光缆本身无电流通过,光缆内全反射光信号能量忽略不计,不会有点火源能量。
在无充氮保护的甲醇罐引入光缆较为简单,在罐顶通气孔做固定后引入即可。但由于充氮甲醇储罐属于气密正压,引入罐内浮盘上的测温光缆需要做气密封堵,普通的封堵易被罐内正压冲开,不便于生产维护,也不利于生产安全,本发明的自密闭装置及方法解决了此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入充氮甲醇储罐内的测温光缆自密闭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引入充氮甲醇储罐内的测温光缆自密闭装置,包括紧固塞体1、用于安装紧固塞体1的固定架、和用于调节紧固塞体1受压的调节机构;
所述紧固塞体1上部为圆柱、下部为倒立的圆台,且沿紧固塞体1的中心轴线贯穿开设有电缆插孔11,
所述紧固塞体1为结构相同且以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的三个分塞体12组成,三个分塞体1的相互贴合面上设有第一橡胶片13,且三个分塞体12的上端通过固定卡环14紧箍固定;
所述固定架为下端带有安装法兰21的安装套筒22,紧固塞体1塞设在安装套筒22内,安装法兰21和充氮甲醇储罐的罐口法兰3通过第二橡胶圈31固定连接,紧固塞体1下部圆台伸出安装套筒22,紧固塞体1上部圆柱和紧固螺帽4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套筒51、多个推动杆52和多个收敛片53,多个收敛片53沿安装套筒22的下端口均匀布设,且推动杆52和收敛片53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所述收敛片53中部和对应推动杆52下端通过销轴连接,收敛片53的上端和安装套筒22下端通过销轴连接,推动杆52的上端通过滚珠轴承54和滑动套筒51内侧壁连接;
所述滑动套筒51通过齿轮传动可沿着安装套筒22的轴向移动,且当滑动套筒51沿安装套筒22的轴向向下移动时,所述推动杆52带动收敛片53向内收敛形成圆台形护罩罩设在紧固塞体1伸出端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外齿缘相啮合的齿圈55和齿轮56,且齿轮56轴向上插设有转动摇柄57;
所述固定架下端的安装法兰21为分体式,且内部设有齿圈安装腔和齿轮安装腔,齿轮56配合安装在齿轮安装腔内;
所述滑动套筒51同轴插设在安装套筒22内,齿圈55通过齿圈安装腔同轴套设在滑动套筒51外,且滑动套筒51外圆柱面和齿圈55内圆柱面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