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026.9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缪环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4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防火 保温 隔热 涂料 | ||
本发明涉及气凝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包括吸附胶层,吸附胶层的顶部设置有防火层,防火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吸附胶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防火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隔热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防火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本发明中,该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海绵状的隔热层继续膨胀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填充层的内部,迅速覆盖整个填充层的内部并填充填充层的内部形成第二道防火墙,防火墙上的热量通过隔热层被隔绝,使外部的火焰和热度不能进入到内部,保护内部的结构不受热量的损伤,给救火延长时间,达到保护财产损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凝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
背景技术
热量传递主要有3种方式,即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热传导是由于物体分子的热振动具有相互影响的特性而产生的,其趋势是使固体不存在温差;对流传热是气体或液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产生的;辐射传热是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热的方式。气凝胶具有极高的孔隙率,固含量极低,因此固体热传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气凝胶内部平均孔径为20-50nm,而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约为70nm,空气在气凝胶孔洞内无法流动,从而抑制空气的对流辐射;气凝胶内部具有无数的孔洞,每个孔壁均可作为辐射的反射面和折射面,可以很大程度地阻隔辐射传热。因此气凝胶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
市面上的气凝胶膨胀型防火涂料,在气凝胶受热无规律膨胀时,附着物的表面会产生一种凹凸不平的海绵状膨胀物,使附着物的表面隔热效果不均匀,热量会在气凝胶表面海绵状膨胀物薄弱的地方使附着物内部结构受热量而损伤,造成财产损失,为此,我们提出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包括吸附胶层,所述吸附胶层为矩形结构,所述吸附胶层的顶部设置有防火层,防火层为矩形结构,防火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吸附胶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所述防火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隔热层为矩形结构,隔热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防火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所述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填充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隔热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填充层的中空区域贯穿填充层的顶部壁面和填充层的底部壁面,所述填充层的内部间隙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为矩形块状,固定柱的左右两侧分别于填充层的内部壁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柱的前侧壁面间隙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贯穿固定柱的后侧壁面,所述填充层的顶部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碳化层,第一碳化层为矩形结构,第一碳化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填充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碳化层的顶部壁面间隙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碳化层的底部壁面延伸至填充层的内部,第一通孔的直径自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第一碳化层的顶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受热膨胀层,受热膨胀层为矩形结构,受热膨胀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第二碳化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所述受热膨胀层的顶部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碳化层,第二碳化层为矩形结构,第二碳化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受热膨胀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碳化层的顶部壁面间隙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第二碳化层的底部壁面,第二通孔的外径自上往下逐渐变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碳化层的顶部壁面设置有普通双面胶层,普通双面胶层为矩形结构,普通双面胶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第二碳化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普通双面胶层的顶部壁面设置有颜色层,颜色层为矩形结构,颜色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普通双面胶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颜色层的顶部壁面固定安装有透明光线反射层,透明光线反射层为矩形结构,透明光线反射层的横截面积大小与颜色层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气凝胶防火保温隔热涂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缪环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朗缪环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