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式血压检测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009.5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亮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523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政府大楼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血压 检测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囊式血压检测方法及设备,包括血压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通过支撑杆和固定螺杆配合,方便对血压计放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再通过放置板和参照球配合,方便对调节后的血压计的水平进行判读,保证血压计始终处于水平放置,提高了血压计的实用性,通过固定夹板和转动夹板配合,对拿出后的连接橡胶管进行固定,避免橡胶管在拿出后摆放杂乱,同时也避免使用时橡胶管造成拉扯,从而对橡胶管进行保护,通过两个转动套筒和第一弹簧配合,对袖带夹紧固定,然后拉动袖带,使得转动套筒在转动的同时,将袖带内部的气体排出,避免残留的气体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提高了血压计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血压检测方法及设备,具体是一种气囊式血压检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血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身体不适,血压也是诊断疾病、观察病情变化与判断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的血压测量多数是通过气囊式血压检测设备,在检测时,医生视野需要与仪表盘保持水平,且血压计在使用时,需要保持水平放置,部分血压计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对放置时的水平高度进行调节,且调节完成后,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放置是否水平,降低了血压计的实用性。
且血压计在使用时,需要将盒体内部的袖带和连接橡胶管取出,但是由于现有的血压计盒体上不具备固定结构,导致连接橡胶管在使用时,摆放较为杂乱,且在使用时容易造成拉扯,甚至可能会导致连接橡胶管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气囊式血压检测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一种气囊式血压检测方法及设备,包括血压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放置板和支撑杆,所述血压计前侧和一端皆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部皆滑动连接有参照球,所述参照球前侧的放置板上固定有观察窗,所述血压计底端对称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两端皆贯穿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皆固定在支撑板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杆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杆配合的调节槽,所述支撑杆侧边的固定螺杆上皆通过螺纹孔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血压计后侧设置有辅助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夹板和转动夹板,所述放置板侧边的血压计上固定有固定夹板,且固定夹板顶端设置有转动夹板,所述转动夹板后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后端固定在血压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结构,所述血压计后侧对称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底端固定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两个所述固定杆上皆套设有移动套块,两个所述移动套块之间固定有另一支撑辊,另一所述支撑辊上套设有另一转动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内部皆开设有与参照球配合的活动槽,所述观察窗的高度皆小于参照球的直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U”形,所述支撑杆的高度皆小于支撑板的高度,所述血压计底端皆开设有与支撑板配合的放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杆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所述固定块的直径长度皆大于固定螺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皆设置为“工”字形,所述固定杆的宽度大于转动套筒外圈的直径宽度,所述支撑辊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工”字形,所述支撑辊的外圈直径皆小于转动套筒的外圈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套块顶端的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上下端皆分别固定在固定杆和移动套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套块外侧壁上皆固定有推块,所述推块底端皆开设有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板和转动夹板皆设置为弧形,所述转动夹板上固定有拨块,所述连接杆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所述连接块内部皆开设有与转动夹板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地,一种气囊式血压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亮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亮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