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回流散热式均热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5558.0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可;魏昕;汪永超;章国豪;杨宇辉;董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牛念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回流 散热 均热 | ||
本发明专利涉及均热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回流散热式均热板,包括上盖板、中间框架以及下盖板,下盖板及上盖板分别固定在中间框架的底部及顶部,上盖板、中间框架以及下盖板之间形成密闭腔体,上盖板为凹形结构,凹形结构的内凹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中间框架设置有用于对密闭腔体抽真空以及添加工质的连接管。本发明通过上盖板、中间框架以及下盖板形成凹形结构密闭腔体,在密闭腔体内部抽真空并注入液体工质形成均热板,通过在上盖板上内凹的冷凝面和散热翅片,提高工质冷凝传热的速度,通过内壁面的沟槽结构以及蒸发面的毛细沟槽,加快液体工质回流至蒸发面凹槽结构的速率,进而提高工质回流效率,提高均热板的工作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速回流散热式均热板。
背景技术
均热板是一种内部密封有工作流体的版型真空腔体,其利用了工质在均热板密闭腔内部的蒸发面上蒸发吸热,气态工质在冷凝面上放后的重新回流至蒸发吸热,如此循环,实现传热散热的作用。均热板的传热能力约为铜等高导材料数十甚至百倍,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航天航空、冶金电子器件工程动力等技术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均热板的工质回流效率直接关系到了均热板的工作性能以及导热能力,液态工质在蒸发面的蒸发效率和气态工质在冷凝面冷凝并回流到蒸发面的速率是影响均热板的工质回流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公开号为CN106482560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均热板,通过设置若干相互间隔的腔室,来实现多腔室冷凝散热的目的,但该发明存在腔室面积较小,不同腔室的冷凝面面积小,传热效率低,不同腔室间散热效果的差异可能导致局部过热发生事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均热板工质回流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速回流散热式均热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回流散热式均热板,包括上盖板、中间框架以及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及上盖板分别固定在中间框架的底部及顶部,所述上盖板、中间框架以及下盖板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上盖板为凹形结构,凹形结构的内凹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凹形结构的外侧面与密闭腔体相对,所述中间框架设置有用于对密闭腔体抽真空以及添加工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密闭腔体相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板、中间框架以及下盖板形成密闭腔体,作为蒸汽腔,在密闭腔体内部抽真空并注入液体工质,形成完整的均热板,所述边缘框架通过斜面与盖板底面连接,形成向密闭腔体内的凹形结构,所述上盖板位于密闭腔体内的凹形结构表面为冷凝面,凹形结构使冷凝面的面积增大,同时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可提高上表面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气态工质在冷凝面上冷凝液化的效率,提高均热板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纵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梯形,且上盖板的梯形长边端为敞开端,该敞开端与中间框架连接,上盖板的梯形短边端伸进密闭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包括边缘框架、若干斜面以及平行于所述下盖板的盖板底面,若干所述斜面安装在所述边缘框架上,所述盖板底面分别连接各所述斜面,所述斜面以及盖板底面构成所述的凹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斜面以及盖板底面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中间框架侧壁上与所述密闭腔体连接的连接管,可对所述密闭腔体实施抽真空以及添加液体工质操作,经过抽真空与注液的工序后对连接管进行封口处理,保证密闭腔体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垂直于所述盖板底面所在的平面,所述散热翅片为高热传导结构,所述凹形结构位于密闭腔体内的表面为冷凝面,所述冷凝面设有疏水性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高热传导结构垂直于所述盖板底面所在平面的散热翅片,提高盖板底面所在的平面与外部的传热效率,所述冷凝面通过正乙烷与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溶液的疏水性改性处理,提升工质冷凝回流速度,进而提高均热板传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