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纤维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5203.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臣;蒋新龙;赵一哲;刘义如;刘娟;李素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水熠木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纤维 加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桥梁纤维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桥梁纤维加固结构用于对桥梁进行加固,桥梁包括主梁、两个支撑块、支柱,纤维加固结构包括多个沿主梁长度方向分布且固设在主梁底面的碳纤维布、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支撑块内的混凝土板、多个沿主梁宽度方向分布且安装在混凝土板底面的碳纤维板、设置在混凝土板上且用于固定碳纤维板的固定组件,混凝土板为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顶面和主梁底面相抵触且其顶面开设有让位凹槽,两个支撑块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固定凹槽。该纤维加固结构,不仅提高碳纤维板固定的稳定性,而且还降低碳纤维板安装对主梁原有承载力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纤维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并伴随着交通流量增大,行车密度增加,此时,桥梁的承载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车辆于桥梁表面通行的安全性,需要对桥梁进行加固。
对于桥梁的加固一般是通过对构件的补强和结构性能的改善来恢复或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由于碳纤维板具有高强度、高弹模、耐腐蚀性好的优点,其被广泛用于桥梁的加固。桥梁包括主梁,主梁的底面间隔固设有两个支撑块,支撑块沿主梁宽度方向设置。两个支撑块的底面分别固设有两个支柱,两个支柱沿主梁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碳纤维板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在主梁的底面,并增加主梁的承载力。但是,如果利用粘接剂将碳纤维板固定在主梁的底面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粘接剂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老化,并发生剥离,影响碳纤维板和主梁连接的稳定性;如果在碳纤维板上设置螺杆,螺杆贯穿碳纤维板且与其滑移连接,并使螺杆的顶端伸入主梁内,螺杆的底端螺纹连接螺母,将碳纤维板夹紧在主梁和螺母之间,此时,螺杆会破坏主梁的内部结构,并影响主梁原有的承载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碳纤维板固定的稳定性,并降低碳纤维板安装对主梁原有承载力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纤维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纤维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纤维加固结构,其用于对桥梁进行加固,桥梁包括主梁、两个固设在主梁底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面固设有支柱,纤维加固结构包括多个沿主梁长度方向分布且固设在主梁底面的碳纤维布、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支撑块内的混凝土板、多个沿主梁宽度方向分布且安装在混凝土板底面的碳纤维板、设置在混凝土板上且用于固定碳纤维板的固定组件,所述碳纤维布沿主梁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碳纤维板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混凝土板为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顶面和主梁底面相抵触且其顶面开设有与碳纤维布相适配的让位凹槽,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混凝土板相适配的固定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梁的底面设置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的底面设置碳纤维板,碳纤维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板的底面,由于没有采用粘接剂将碳纤维板固定在主梁底面上,能够增加碳纤维板固定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碳纤维板固定在混凝土板上,不会对主梁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降低了碳纤维板安装对主梁原有承载力的影响。
同时,在混凝土板和主梁之间设置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垂直,并通过碳纤维布、碳纤维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纤维加固结构的承载力,由于混凝土板的两端伸入支撑块内,且混凝土板为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其能够有效的增加混凝土板和两个支撑块、主梁、碳纤维布的连接强度,并提高纤维加固结构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组件沿主梁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横跨碳纤维板且与碳纤维板相抵触的固定钢板、两个分别位于碳纤维板两侧的固定螺杆、两个分别与两个固定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杆的顶端伸入混凝土板内且与其固定连接、底端贯穿固定钢板且与其滑移连接,所述固定钢板夹紧在固定螺母和混凝土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水熠木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水熠木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动式卷管机锁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