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5134.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7/18;C08L91/00;C08K13/04;C08K7/06;C08K3/04;B65G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输送带,按重量份数计,其覆盖胶层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糊状树脂135‑180份,增塑剂11‑32份,环氧大豆油2.5‑5份,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2.5‑5份,抗静电剂5‑10份,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粉0.5‑2份,炭黑22‑32份,碳纤维5‑8份,碳酸钙20.5‑50份。一种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分别制备第一浆料、第二浆料、第三浆料,将第二浆料分别涂布于第一基布和第二基布的两侧,然后在第一基布的下表面涂布第三浆料,将第一基布的下表面与第二基布贴合于一起,然后将第一浆料涂布于第一基布的上表面。本申请具有保持输送带的机械性能并提高抗静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中用来承载物料并传递牵引力的部件,其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很多行业中,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比如,电子行业中各种静电敏感元器件会产生静电积累,非金属材料(煤炭、矿物等)输送过程中产生静电荷积累,而物体所带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超过其空间介质的击穿强度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静电放电会成为粉尘或可燃性气体的点火源而导致火灾甚至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目前为了提高输送带的抗静电性,通常是将炭黑、金属导电粉末等加入到输送带中,但是其对输送带的机械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仅仅通过炭黑,抗静电性能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保持输送带的机械性能并提高抗静电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带,按重量份数计,其覆盖胶层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糊状树脂135-180份,增塑剂11-32份,环氧大豆油2.5-5份,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2.5-5份,抗静电剂5-10份,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粉0.5-2份,炭黑22-32份, 碳纤维5-8份,碳酸钙20.5-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团位于输送带的表面,使输送带的表面形成导电层,较为少量的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粉使得输送带的表面光滑性得到一定提高,输送带不易产生静电荷,抗静电剂和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粉一定含量下的共同作用,使输送带的抗静电性能得到较大提高;炭黑和碳纤维共同在在输送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电作用,使得输送带的净电荷能够快速泄露,提高了输送带的抗静电能力;进一步的,对各组分一定含量的设置,使得输送带的机械性能较好。
可选的,所述增塑剂包括重量比为1:(0.12-0.75)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丁二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组分配比下,输送带的力学性能更加好。
可选的,所述炭黑的粒径为30-40n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炭黑的该粒径下,输送带的抗静电性能更优。
可选的,所述炭黑为乙炔炭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炔炭黑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化学性质稳定,表面活性好,导电性高,其在输送带中,使得输送带的力学性能能够更好的保持。
可选的,所述碳纤维外径5-20nm,长度5-20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该尺寸下,在输送带中的导电性较好,且能够使输送带更加不易剥离。
可选的,所述抗静电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将摩尔比为1:1的二乙醇胺和丁二酸酐,分别溶于DMAC中,将二乙醇胺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 30℃,缓慢加入丁二酸酐溶液,大约滴加50-70min,25-30℃下反应2.5-3.5h,得到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