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气净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4799.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煜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4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曾克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氨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成收集管、喷淋塔、离心风机、排放筒,集成收集管一端连通所述喷淋塔内腔下部,喷淋塔顶部连通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连通排放筒,喷淋塔内腔中部设置填料,喷淋塔内腔上部设置喷淋头,喷淋头设置在喷淋水管上,喷淋水管另一端连接水池,水池位于喷淋塔内腔底部,喷淋水管还设置有水泵,集成收集管另一端连通结晶工段、抽滤工段、聚合工段、水解碳化工段和带式过滤机,喷淋塔内腔底部连接氨水浓度测量仪,喷淋塔内腔底部设置排水口,排水口设置阀门开关,填料上设置压板。采用集成式氨气收集并喷淋水洗,解决双氰胺生产过程中车间内氨气超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氨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双氰胺生产过程中,水解脱钙、及聚合过程中都存在微量副产物氨气的生成,其中配浆槽、循环槽、带式过滤机、聚合锅、结晶锅都属于半封闭状态,少量的氨气无组织挥发,在车间相对较密闭的环境中,氨气浓度越来越高,致使车间内氨气超标,刺鼻难闻,对在其环境中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人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并且,这些氨气通过排气口和门窗散逸到外界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双氰胺车间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序无氨气收集装置,氨气随意逸散到空气中,导致水解脱钙、过滤、聚合、抽滤、结晶工序氨气含量达到100ppm左右。尤其夏季车间温度高,氨气刺激气味强,对于长期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人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车间目前依靠打开窗户及轴流风机进行换气处理,从而缓解车间部分工序内氨气的浓度,但效果不佳,且长时间对外排放,造成周围氨气味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氨气净化处理装置,采用集成式氨气收集并喷淋水洗,解决双氰胺生产过程中车间内氨气超标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氨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成收集管、喷淋塔、离心风机、排放筒,所述集成收集管一端连通所述喷淋塔内腔下部,所述喷淋塔顶部连通所述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连通排放筒,所述喷淋塔内腔中部设置填料,所述喷淋塔内腔上部设置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置在喷淋水管上,所述喷淋水管另一端连接水池,所述水池位于所述喷淋塔内腔底部,所述喷淋水管还设置有水泵。
本发明离心风机将车间的氨气从集成收集管吸入,氨气通入喷淋塔进行喷淋处理,氨气喷淋后在喷淋塔中逆流,最后进入水池中并溶于水,氨水浓度达到20%左右,可运送进行回收利用,喷淋塔中残留的气体进入离心风机,最后通过排放筒排出;本发明能够将车间的氨气实现回收利用,并且残余气体通过排放筒排出,降低车间的氨气浓度,又实现了能源再利用。
喷淋塔内腔上部设置喷淋头,喷淋头设置在喷淋水管上,喷淋水管另一端连接水池,水池位于喷淋塔内腔底部,喷淋水管还设置有水泵,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抽出,然后喷淋头对氨气进行喷淋;喷淋塔内腔中部设置填料,含有粉尘的氨气通过填料后能去除气相中的粉尘杂质,喷淋头喷水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最后流入水池中。
进一步,所述集成收集管另一端连通结晶工段、抽滤工段、聚合工段、水解碳化工段和带式过滤机。
集成收集管可连接多个工段进行氨气收集。
进一步,所述结晶工段、抽滤工段、聚合工段、水解碳化工段和带式过滤机均设置集气罩,所述集成收集管通过集气罩与结晶工段、抽滤工段、聚合工段、水解碳化工段和带式过滤机连通。
设置集气罩可增强氨气收集效果。
进一步,所述喷淋塔内腔底部连接氨水浓度测量仪。
氨水浓度测量仪可检测氨水的浓度,及时将可回收利用的氨水运出。
进一步,所述喷淋塔内腔底部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阀门开关。
喷淋塔内腔底部设置排水口,需要排放回收利用的氨水时,即可打开阀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煜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煜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