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单元、发光器件及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4703.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3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4 | 分类号: | H01L33/24;H01L33/38;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单元 器件 显示 | ||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半导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还包括凹陷结构,其中,所述凹陷结构包括凹陷顶部和凹陷底部,所述凹陷底部或所述凹陷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侧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光隔离材料。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器件,尽量避免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向彼此传导,尽量防止发光单元之间的光串扰,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而且还简化了显示器件的结构。本申请还公开了发光器件及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发光单元、发光器件及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领域通常使用到发光单元,例如在Micro LED产品中通过发光单元进行显示。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发光单元发出的一部分光会向其他发光单元传导,导致发光单元之间发生光串扰,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单元、发光器件及显示器件,以解决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中的一部分会向相邻的另一发光单元传导,导致发光单元之间发生光串扰,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单元,包括:
发光半导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还包括凹陷结构,其中,所述凹陷结构包括凹陷顶部和凹陷底部,所述凹陷底部或所述凹陷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
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侧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光隔离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结构还包括凹陷侧面;
所述发光单元的侧面包括:发光单元的外侧面和所述凹陷侧面至少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中的至少一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第一交叠部和第一超出部,所述第一交叠部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交叠,并且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正投影不与所述第一超出部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超出部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朝相邻的发光单元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叠部的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超出部的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面的表面共面或不共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侧或背光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侧;
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透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凹陷底部;
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包括光隔离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凹陷顶部;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二交叠部和第二超出部,所述第二交叠部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交叠,并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不与所述第二超出部交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键点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单层宽带微带贴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