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线夹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4473.0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澄珵;黄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极倍特(上海)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8 | 分类号: | H01R4/28;H01R1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线夹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线夹的控制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安装有PCB板,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三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壁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锥花键;本装置对现有作为标准件的铝线夹及电缆线进行抄表适配,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参照依据,选择适配位置的按钮板开启与其对应的第二信号收发器,使用时第一信号收发器会在PCB的信号交互作用下,由步进电机驱动轮系系统带动两组滚珠丝杠行进,直至目前电缆合适的螺柱配合深度位置即第二信号收发器位置,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螺母扳手对铝线夹螺柱施加与之匹配的配合压力,有效避免电缆的趋肤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线夹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线夹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铝线夹是一种能固定在导线上的铁制或铝制金属附件,大部分在运行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有的还要同时保证电气方面接触良好;
现有的变压器在电力输送和转换时需要流经导体很大的电流,因此如果铝线夹在线缆连接点接触不牢固,则容易出现漏电或是电火花,此类安全隐患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铝线夹自身只是起到初步的固定连接的作用,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疏忽或是经验的匮乏,面对实际情况中不同型号的电缆线时,无法准确施加与缆线本身体积、尺寸等匹配的应力,导致连接不牢或过牢,没能有效结合电缆中通电导体,这就导致在通交流电时会缆线自身会在铝线夹处产生“趋肤”效应,即电流电子会趋向于电缆导电金属的表面,而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电缆导体的横截面上,由此会导致连接点的电阻会变大,形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及经济性损失。
为此,提出一种铝线夹的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线夹的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线夹的控制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安装有PCB板,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三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壁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锥花键,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锥花键键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轮齿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轴焊接于滚珠丝杠的螺纹杆,所述滚珠丝杠的移动螺母焊接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信号收发器,所述移动滑块的内侧壁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螺母扳手,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八个第二信号收发器,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八个按钮板,所述下壳体的另一侧均匀安装有八个指示灯;
所述按钮板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指示灯和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PCB板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CB板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后部焊接有握把,所述上壳体的一侧焊接有提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后部安装有开关,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有端盖,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指示灯、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器、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和所述PCB板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主动齿轮的前表面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前表面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表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前部焊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后表面通过轴承与所述滚珠丝杠的螺纹杆外表面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极倍特(上海)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艾极倍特(上海)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节能磁悬浮电机
- 下一篇:一种有机膜覆膜段切系统及其段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