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4126.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杰;于香香;郭辉;罗京伟;陈记习;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502;H01R13/15;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一体 成型 绝缘 外壳 连接器 导电 端子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包括上部绝缘外壳、下部绝缘外壳、一体成型于上部绝缘外壳中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上部导电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下部绝缘外壳中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下部导电端子,同一排中相邻两个导电端子组成一个用于传递差分信号的差分对,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前端接口部、中间固定部以及尾端连接部;所述上部绝缘外壳与下部绝缘外壳各自一体成型且二者通过接合结构沿上下方向堆叠布置以实现相对限位。本发明将导电端子与绝缘外壳一体成型,从而避免了绝缘外壳分割装配所存在的配合间隙或导电端子不必要的空气暴露,有效提高了差分信号传输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电缆束中的多导体屏蔽和非屏蔽电连接器中的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车内电子设备具有提高信号速率和缩小体积的需求。在许多情况下,某些应用需要高数据速率传输,并且需要使用阻抗匹配的差分对传输信号。典型的互连结构包括安装于设备内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和接电缆的第二连接器,也包括电缆之间接续的应用。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通常具有与另一连接器的配合接口部分、延伸的中间固定部分以及与另一部件(如电缆或印刷电路板)电性配合的尾部连接部分。
无论何种连接应用,都要求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行业共知地,为差分导电端子提供材质均匀稳定的电介质绝缘材料包覆,可以有效保证阻抗匹配性,提高信号传输能力。然而领域常见的差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往往受限于安装环境或工艺技术的制约,对包围导电端子的电介质绝缘外壳进行分割,通过多个绝缘外壳零件对导电端子进行非一体成型装配固定,存在多个零件相互配合或不必要的端子空气暴露。零件配合间隙和导电端子不必要的空气暴露,可能导致信号传输质量变差,进而提升了设计和制造难度。此外现有导电端子中的配合接口部分一般采用弹片式接触件结构,一方面无法确保与适配连接器导电端子进行稳定接触,另一方面无法稳定保证高速差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排式导电端子结构,通过一体成型工艺能较好的保持导电端子的差分信号传输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包括上部绝缘外壳、下部绝缘外壳、一体成型于上部绝缘外壳中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上部导电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下部绝缘外壳中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下部导电端子,同一排中相邻两个导电端子组成一个用于传递差分信号的差分对,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延伸突出于对应绝缘外壳一端并与适配连接器配合的前端接口部、用于固定在对应绝缘外壳中的中间固定部以及延伸突出于对应绝缘外壳另一端并与印刷电路板或电缆配合的尾端连接部;所述上部绝缘外壳与下部绝缘外壳各自一体成型且二者通过接合结构沿上下方向堆叠布置以实现相对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绝缘外壳和下部绝缘外壳均为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直板状结构,每个导电端子的中间固定部均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优选的,此时上部导电端子的长度与下部导电端子的长度相等。或者,所述上部绝缘外壳和下部绝缘外壳均为沿90°角延伸的L型板状结构,每个导电端子具有与对应绝缘外壳延伸方向相适配的呈沿90°角延伸的中间固定部,此时上部导电端子的长度大于下部导电端子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接合结构为分别设置于上、下部绝缘外壳的接合面上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实现上、下部绝缘外壳之间的相对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接口部包括沿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的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所述第一悬臂梁向上折弯且第二悬臂梁向下折弯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适配连接器导电端子的插口,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具有与适配连接器导电端子进行电接触的弹性接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尾端连接部为焊接片式结构或鱼眼压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为悬伸设置的S形弹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角螺丝包胶
- 下一篇:一种四冬美白精华液、美白面膜膏、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