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系统高低温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915.X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斯派克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系统 低温 试验装置 | ||
一种光学系统高低温试验装置,包括制冷系统和试验箱体,还包括用于承托试验箱体的减振平台,所述制冷系统与试验箱体之间通过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包括处于内层的硅胶红色布纹发泡板、处于中间层的硅酸铝陶瓷纤维板和处于外层的高密度橡塑保温棉;所述试验箱体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形成试验空间,保温箱的正面设有玻璃观察窗,所述保温箱的顶部设有与试验空间连通的光线射入口,保温箱的侧面设有光线射出口,所述光线射出口处设有光学玻璃板,所述光学玻璃板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在光学玻璃板边缘的加热带。本发明采用减振平台和带隔振功能的通风管来降低试验箱体的振动,使试验箱体满足试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光学系统高低温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低温试验箱产品具有模拟大气环境中温度变化规律。主要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元器件及其它材料在高温,低温综合环境下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关于光学系统中透镜的高低温试验要求更加严苛,试验时,激光光束从试验箱外射入,经试验箱内的透镜折射后射出,最后被激光接收器接收,由于光学系统属于高精密仪器,其对振动非常敏感,试验过程对试验箱的振动要求非常严格,现有试验箱的减振达不到试验要求。另外,对于试验箱的光学玻璃,光学玻璃表面的介质如水汽等均会影响光束的折射进而影响试验结果,所以光学玻璃要求有较强的除雾能力,现有镀膜除雾的光学玻璃,虽然能除雾,但是其降低了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系统高低温试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系统高低温试验装置,包括制冷系统和试验箱体,还包括用于承托试验箱体的减振平台,所述制冷系统与试验箱体之间通过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包括处于内层的硅胶红色布纹发泡板、处于中间层的硅酸铝陶瓷纤维板和处于外层的高密度橡塑保温棉;所述试验箱体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形成试验空间,保温箱的正面设有玻璃观察窗,所述保温箱的顶部设有与试验空间连通的光线射入口,保温箱的侧面设有光线射出口,所述光线射出口处设有光学玻璃板,所述光学玻璃板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在光学玻璃板边缘的加热带。本发明采用减振平台和带隔振功能的通风管来降低试验箱体的振动,使试验箱体满足试验要求,由于试验箱体与制冷系统相隔较远,本发明通风管除隔振性能好外,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抗变形能力和耐高低温性能;试验箱体中的光学玻璃板采用加热方式除雾,不会影响光学玻璃本身的透光率,而且除雾效果好,确保光学玻璃板在高温高湿等各种复杂恶略工况下均能够满足其光学要求。
作为改进,所述光学玻璃板通过玻璃丝布板和挡板夹持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玻璃丝布板的外侧端设有卡槽,所述光学玻璃板的边缘设有卡槽内,所述挡板设在保温箱的外侧并贴紧光学玻璃板的外侧边缘。
作为改进,所述玻璃丝布板的内侧端设有保护玻璃板,所述保护玻璃板通过上端和下端的挡条固定,所述挡条的一端固定在保温箱的内侧,另一端弯折后形成限位槽,所述保护玻璃的边缘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呈纵横交错在光学玻璃板表面的加热带,加热带围成若干面积和形状相同的发热区域,所述加热带采用PID控温。
作为改进,所述光学玻璃板的厚度为8~12mm,所述光学玻璃板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作为改进,所述硅胶红色布纹发泡板的内壁设有作为支撑骨架的螺旋钢丝,硅胶红色布纹发泡板的内壁在螺旋钢丝的螺距间形成凸起。
作为改进,所述制冷系统的出风端与试验箱体的进风端之间,以及制冷系统的回风端与试验箱体的出风端与制冷系统的回风端之间,均设有所述通风管;试验箱体的进风端位于保温箱的左侧上部,所述试验箱体的进风端内设有导风片,试验箱体的出风端位于保温箱的右侧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斯派克环境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斯派克环境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算力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协同设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