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3691.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鹏;范兆龙;黄雄文;刘王峰;张常运;喻美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旗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8 | 分类号: | G06T15/08;G06T15/04;G06T15/80;G06T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数据 渲染 成像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三维体数据的原始数据;
对所述三维体数据的原始数据进行插值重建,以获取三维体数据对应的体素以及与所述体素所对应的透明度参数;
根据所述体素和透明度参数,获取所述三维体数据的二维渲染图;
根据所述体素和透明度参数,提取所述三维体数据中同一光束下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根据所述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获取所述三维体数据的轮廓结构渲染图;
将所述三维体数据的二维渲染图与所述轮廓结构渲染图进行融合,得到所需的图像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体素和透明度参数,提取所述三维体数据中同一光线下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根据所述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获取所述三维体数据的轮廓结构渲染图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一个光束下经历三维体数据的点的个数n1,其中,n1个点均为体素大于体素预设阈值的点;
统计筛选出的n1个点中各个点周围n2个点的透明度均值,并根据所述透明度均值确定n1个点中各个点的光衰减系数;
根据n1个点中的各个点的透明度,对n1个点的光衰减系数进行加权累加,以获取所述光束上的亮暗衰减系数;
对所述光束上的亮暗衰减系数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后,对所述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归一化处理后的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进行颜色映射,以得到所述三维体数据的轮廓结构渲染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素预设阈值为0.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n2个点的透明度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tn为n1个点中第n个点的周围n2个点的透明度均值,awi为n2个点中第i个点的透明度,n2为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n1个点中各个点的光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akn=1-atn,
其中,atn为n1个点中第n个点的周围n2个点的透明度均值,akn为n1个点中第n个点的光衰减系数,n的取值为0~n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上的亮暗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ak1n+1=ak1n+akn*(1-sum.wn),
其中,ak1n为累加前亮暗衰减系数,ak1n+1为累加后亮暗衰减系数,akn为n1个点中第n个点的光衰减系数,sum.wn为n1个点中累加的透明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的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ak2=fak(ak1)=a*ak1m1+b*ak1m2,
其中,ak2为最终的组织结构轮廓亮暗衰减系数,ak1为光衰减系数,a、b、m1和m2为经验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体数据渲染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将所述三维体数据的二维渲染图与所述轮廓结构渲染图进行融合:
P=a1*Pag+a2*Pam,
其中,Pag为三维体数据的二维渲染图,Pam为轮廓结构渲染图,P为所需的图像,a1和a2为经验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旗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旗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6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潜水泵
- 下一篇:一种易于下潜的潜水泵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