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层尺度下的粗糙裂缝内支撑剂输送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135.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春;周航宇;张涛;曾明勇;曾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28;E21B43/267;E21B49/00;G06F111/10;G06F119/14;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层 尺度 粗糙 裂缝 支撑 输送 数值 模拟 方法 | ||
1.一种地层尺度下的粗糙裂缝内支撑剂输送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压裂模拟器Fracpro PT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中,获取水力裂缝扩展过程中的缝长、缝宽和缝高;
S2、采集岩样,将岩样按照步骤S1获取的缝长与缝高等比例缩小至岩心尺寸,并加工成试样,利用人工劈裂的方式获得具有粗糙裂缝面的试样,然后激光扫描获得数字化的裂缝表面粗糙形貌特征参数;
S3、将步骤S2获得的两个数字化的裂缝表面粗糙形貌特征参数按照步骤S1获得的缝长与缝高等比例还原到地层尺度,获得两个具有地层尺度的粗糙裂缝形貌特征参数的裂缝表面;
S4、在三维空间内通过“不错位靠近”的方式获得由两个地层尺度的粗糙裂缝面组成的三维复杂裂缝空间,其中两个裂缝面之间的距离为步骤S1获得的缝宽;
S5、建立地层尺度的粗糙裂缝复杂流动空间几何模型,并通过导入成熟的网格处理软件数值化,建立用于数值模拟的复杂流动空间网格系统;
S6、将步骤S5建立的复杂流动空间网格系统导入Open Foam开源流体力学计算软件,选择将固相支撑剂拟流体化的两流体方法,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模拟支撑剂在地层尺度的粗糙裂缝内的运动过程,最终获得水力压裂结束后地层尺度的粗糙裂缝内的支撑剂输送特征;
步骤S6包括以下子步骤:
S61、将导出的“.msh”格式文件导入Open Foam开源流体力学计算软件中;
S62、根据裂缝模型几何尺寸,将现场施工排量转换为线速度并作为模拟初始速度,同时将现场施工砂比或砂浓度转化为液、固两相体积分数并作为模型初始相分数场;
S63、使用广义颗粒温度Θ表征固相运动,广义颗粒温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Θt——颗粒温度,即颗粒平移速度波动产生的动能相关项;
Θc——固相构型温度,即固相形变速度波动产生的动能相关项;
εs——固相体积分数,小数;
ρs——支撑剂密度,kg/m3;
κs——颗粒能量扩散系数,J·s/m3;
Js——单位体积内因颗粒非弹性碰撞产生的能量耗散,J/(m3·s);
Πs——单位体积内因相间能量交换产生的能量耗散,J/(m3·s);
us——颗粒平均速度,m/s;
ξs——固相应力张量,Pa;
β——常数,通过实验获得;
D——常数,与颗粒内摩擦角有关;
t——系综平均的时间范围,s;
d——颗粒粒径,m;
S64、计算固相剪切黏度μs,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μs,k——颗粒传输和碰撞产生的剪切黏度,mPa·s;
μs,f——固相接触摩擦产生的剪切黏度,mPa·s;
α——固相黏性常数,取1.6;
μs*——考虑颗粒间流体影响的固相黏性系数,mPa·s;
βc——固、液动量交换系数;
Ss——固相剪切形变量,s-1;
d——颗粒粒径,m;
pc——固相临界压力,Pa;
n——屈服曲线形状因子;
Fr、r'、s'——摩擦模型系数,通过实验确定(默认值分别取0.05、2和5);
φ——颗粒内摩擦角,通过实验测定;
——产生摩擦作用的最小固相体积分数,取50%;
S65、根据如下公式分别求解液、固两相的速度场和相分数场,最终通过固相分数的分布变化反映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输运情况:
式中:εf——固相体积分数,小数;
ρf——液相密度,kg/m3;
uf——液相流速,m/s;
ξ——液相应力张量,Pa;
nfi'——单位面积流-固相互作用,N/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1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