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质边坡安全防护施工机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948.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光;赵亚南;李钢;焦吉坤;高小平;张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雁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质边坡 安全 防护 施工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质边坡安全防护施工机构,包括坡体、边坡和坡面;通过设置上边框、下边框和连接板,将上边框、下边框和连接板设置在坡面的两侧,并且以边坡的上下两端为固定端进行固定安装,防止由于坡面的岩体风化破碎较为严重而造成上边框、下边框和连接板的脱落,保证了本防护机构的基础稳固;设置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使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对边坡的碎石进行阻挡,并且由于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都位于上边框、下边框和连接板的顶端,边坡碎石的松动不会影响上边框、下边框和连接板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的稳定性,进而适用于边坡岩体风化破碎较为严重的路段,保证了道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质边坡安全防护施工机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程护坡有坡面防护和支挡结构防护两类;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支挡结构的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采用工程措施护坡,往往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
在山区公路中,由于边坡开挖导致边坡产生崩塌、碎落的灾害现象较为常见,产生的碎落滚石现象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危险,通常采用主动防护进行边坡防护,主动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
常见的主动防护施工,对于岩体边坡较稳定的情况较为适用,但对于边坡岩体风化破碎较为严重的路段,采用主动防护并不适用,危险性较高,所以需要一种石质边坡安全防护施工机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石质边坡安全防护施工机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见的主动防护施工,对于岩体边坡较稳定的情况较为适用,但对于边坡岩体风化破碎较为严重的路段,采用主动防护并不适用,危险性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质边坡安全防护施工机构,包括坡体、边坡和坡面,所述坡体由若干所述边坡组成,若干所述边坡均匀排列于坡体的一侧,所述坡面位于边坡的一侧,所述边坡一侧的上端设置有上边框,所述边坡一侧的下端设置有下边框,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均位于坡面的两侧,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上边框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下边框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板,所述水平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固定板,所述竖直板远离边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固定板,所述边坡的顶部位于水平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防护栏,所述边坡的下端位于下边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防护栏,所述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挂网。
优选的,所述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均包括护栏框架、支腿、固定网板和转动网板,所述护栏框架内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网板,所述护栏框架内侧位于固定网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网板,所述护栏框架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挂网包括固定架、上网板和缓冲网,所述固定架内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网板,所述固定架内侧位于上网板的底端设置有缓冲网。
优选的,所述水平板和水平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一竖直固定销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固定板通过第二竖直固定销固定连接于边坡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竖直板通过第一水平固定销与竖直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通过第二水平固定销与边坡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远离边坡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光谱相机的变形场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耗能型防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