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平衡配重机构加工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2944.4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廉良冲;李微;胡时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12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平衡 配重 机构 工用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具体是一种动平衡配重机构加工用夹具,包括安装体和两个可相互配合对不同尺寸的动平衡配重机构夹持的可调臂组;在两组可调臂组中的伸缩臂远离安装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约束动平衡配重机构的束缚组件;其中一组可调臂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两组可调臂组长度的半径调节机构,在安装体上安装有对称驱动两组可调臂组张合的角度调节结构;利用半径调节机构带动两组伸缩臂分别沿两个活动臂的长度方向伸缩,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动平衡配重机构;借助角度调节结构同时带动两组可调臂组张开,以便夹持和释放动平衡配重机构;通过束缚组件包络动平衡配重机构的外缘,可保持夹持于两个伸缩臂之间的动平衡配重机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具体是一种动平衡配重机构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不管轿车的驱动方式是前驱还是后驱,在行驶过程中,除了向前的势能之外,还会有自身的转动势能,再加上车轮热胀冷缩的原因,以及路面坑洼不平的原因,造成会造成四个轮子的负荷都不一样,轮毂承载的变形力量不一样,所以急需要每条轮胎做配重平衡。
车轮在转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异常的抖动出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伴随着每次加速或者急刹车,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抖动就跟更为明显,于是为了保证车轮的稳定,达到每条轮胎平衡的目的,动平衡配重机构必不可少。
车轮尽管都是圆形的,但由于细节规划与构造不一样,很难确保在车辆行进时到达肯定的圆形,任何剩余的有些都会对车辆的动平衡形成影响因而,轮胎上的扇环形动平衡配重机构就成为了确保车辆行进稳定性与动平衡的重要部件了。
由于动平衡配重机构大多为扇环型,因此在对其加工时通过对扇环的两侧边夹持,而车轮辋的规格寸数并不是固定,需要保持夹具与扇环的两侧边完全贴合就必须使用相同半径的夹具,通配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平衡配重机构加工用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平衡配重机构加工用夹具,包括用于同机床工作台连接的安装体和两组可相互配合对不同尺寸的动平衡配重机构夹持的可调臂组;
所述可调臂组包括一端同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的活动臂和可沿所述活动臂的长度方向滑动伸缩的伸缩臂,在所述活动臂上开设有同所述伸缩臂滑动嵌合的滑槽;
两组所述可调臂组中的活动臂之间相互转动连接,二者的转动连接中心同其与安装体的转动连接中心重叠,在两组所述可调臂组中的伸缩臂远离安装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约束动平衡配重机构的束缚组件;
其中一组所述可调臂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两组所述可调臂组长度的半径调节机构,在所述安装体上安装有对称驱动两组所述可调臂组张合的角度调节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径调节机构包括一组连接两个所述伸缩臂的同步杆组和用于驱动其中一组所述可调臂组的单向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单向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该组所述可调臂组中的伸缩臂和活动臂的齿合结构及用于对所述齿合结构锁紧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在所述伸缩臂从所述活动臂中滑出时对齿合结构锁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合结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组所述可调臂组中的伸缩臂表面的直齿条和转动安装在与该伸缩臂配合的活动臂上并与所述直齿条啮合的齿轮;
所述定位结构连接所述齿轮,在所述齿轮的一侧中心同轴固定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逆时针转动的摇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齿轮同轴固定的棘轮、固定在所述活动臂上的架体、及摆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架体之间通过二号扭簧弹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9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穿墙雷达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