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替莫唑胺及其活性产物MTIC的声动力新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2764.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闫华;王银松;徐立霞;王钒臣;周岩;宋思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418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3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莫唑胺 及其 活性 产物 mtic 动力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替莫唑胺及其活性产物MTIC的声动力新应用,替莫唑胺及其活性产物MTIC的声动力新应用具体为利用超声协同替莫唑胺用于治疗肿瘤,能够通过引起单线态氧1O2的产生进而增强替莫唑胺抗肿瘤疗效;激发的超声频率为50kHz‑1MHz;超声强度为0.5W/cm2‑2W/cm2;激发的超声时间为30‑60s。TMZ(替莫唑胺)具有较好的声敏性,超声协同TMZ能够通过引起单线态氧的产生进而增强TMZ对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细胞的毒性作用。本发明利用超声激发TMZ活性产物MTIC声动力开发抗肿瘤作用的新疗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替莫唑胺及其活性产物MTIC的声动力新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替莫唑胺(TMZ)是被广泛应用于抗脑恶性胶质瘤和黑色素瘤治疗的一线常用药物,属于第2代口服烷化剂。口服后吸收迅速,平均半衰期为1.8小时,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可透过血脑屏障,其脑脊液/血浆药物浓度比接近30%~40%。TMZ本身没有直接的抗肿瘤活性,其通过在体循环生理pH状态下开环转化为中间活性产物MTIC(3-甲基-(三嗪-1-)咪唑-4-甲酰胺),MTIC进一步分解为AIC和重氮甲烷,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然而,逐渐获得的TMZ耐药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TMZ对肿瘤患者的益处。贸然提高药物浓度来实现药效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伤害。因此,开发新的安全的提高TMZ抗肿瘤作用的新疗法,迫在眉睫。
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简称SDT)是一种无创而精准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是在无创条件下用超声激活声敏剂,使发生超声化学反应产生单线态氧,从肿瘤细胞夺取电子破坏肿瘤细胞。声敏剂也成为SDT的关键角色,除了声敏性,还应该具有安全性好、容易操作、能被人体快速吸收且不会产生永久性伤害等特点。对于适用于脑恶性胶质瘤治疗的声敏剂,还应该具有易于穿透血脑屏障等特点。目前尚没有应用于临床脑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有效声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替莫唑胺及其活性产物MTIC的声动力新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替莫唑胺及其活性产物MTIC的声动力新应用,具体包括:利用超声协同莫唑胺用于治疗肿瘤,能够通过引起单线态氧1O2的产生进而增强替莫唑胺抗肿瘤疗效;激发的超声频率为50kHz-1MHz;超声强度为0.5W/cm2-2W/cm2;激发的超声时间为30-60s。
作为优选,激发的超声强度1W/cm2,超声时间60s。
本发明还包括制备作为治疗肿瘤的药物的应用。
所述的肿瘤为脑胶质瘤和黑色素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TMZ(替莫唑胺)具有较好的声敏性,超声协同TMZ能够通过引起单线态氧的产生进而增强TMZ对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细胞的毒性作用。本发明利用超声激发TMZ活性产物MTIC声动力开发抗肿瘤作用的新疗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超声条件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图2是超声结合TMZ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图3是超声结合TMZ体内肿瘤生长曲线图;
图4是超声结合TMZ对肿瘤细胞内单线态氧产生的影响图;
图5是TMZ、MTIC、AIC体外单线态氧生成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湖医院,未经天津市环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