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的通信数据融合分发设计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753.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詹少博;李之乾;刘更;庄伯阳;侯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通信 数据 融合 分发 设计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平台的通信数据融合分发设计实现方法,属于通信数据融合分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同处理器、操作系统、通信方式下,在驱动软件和上层应用软件之间实现数据融合分发的方法,能够保证通信数据及时送达上层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也能够及时分发数据,通信数据零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数据融合分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平台的通信数据融合分发设计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平台具有多样性,由各自的处理器、操作系统组成,处理器包括X86架构、ARM架构、国产化龙芯架构、国产化飞腾架构等,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vxworks、国产化银河麒麟、国产化中标麒麟、国产化道系统、国产化天熠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平台之间或者平台内部通过以太网、RS422、RS485、CAN、1553B、USB等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处理器、操作系统和通信方式通常可能会任意组合。
在计算机平台之间进行跨平台数据通信时,通常需要在接收数据的同时进行融合处理,发送数据时,通常需要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发出去。通信过程中,通过操作系统层的通信驱动软件和上层应用软件之间实现数据融合分发,在此过程中由于处理器处理速度不同、操作系统实时响应不同、通信机制不同、驱动软件处理方式不同、上层应用软件实现方式不同,导致数据不能及时送达上层应用软件,甚至发生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跨平台通信数据融合分发,并能够保证数据在通信的同时完成融合分发处理。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平台的通信数据融合分发设计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采用不同处理器架构、操作系统、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分别设计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用于在各自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提供数据融合分发服务;
将各种采用不同处理器架构、操作系统、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连接起来;
上行通信过程中,在每个处理器平台上建立各自的上行数据跨平台通信队列,接收数据时,由对应的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将数据放入上行数据跨平台通信队列进行融合,同时触发队列事件,通知对应的上层应用软件,将数据从上行数据跨平台通信里分发至对应的上层应用软件。
下行通信过程中,在每个处理器平台上建立各自的下行数据跨平台通信队列,发送数据时,由对应的上层应用软件将处理好的数据放入下行数据跨平台通信队列进行融合,同时触发队列事件,通知对应的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将数据从下行数据跨平台通信队列里分发至对应的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并将数据从对应的处理器平台发送出去。
优选地,当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接收到各类通信数据时,根据数据类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成CAN通信数据、RS422通信数据和以太网通信数据三类,并将各类数据分别放入对应的数据通信队列中。
优选地,当分别从CAN通信数据队列、RS422通信数据队列和以太网通信数据队列中取出数据时,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将数据组合成相应的目标数据并发送出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平台的通信数据融合分发系统,该系统由采用不同处理器架构、操作系统、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组成,各通信系统中分别设计有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用于在各自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提供数据融合分发服务。
优选地,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的实现方式为:当数据融合分发服务模块接收到各类通信数据时,根据数据类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成CAN通信数据、RS422通信数据和以太网通信数据三类,并将各类数据分别放入对应的数据通信队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