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180.9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贺;曾检生;黎贵源;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富智能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测图像,所述待测图像中存在第一人脸图像;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初步检测,获得初检结果;若所述初检结果表示检测通过,则将所述待测图像中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待测图像的终检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人脸检测逐渐成为最有潜力的生物身份验证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安全防控和媒体娱乐等领域。现有人脸检测技术中,需要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用户注册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以确定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是否为用户本人。
实际应用中,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本身可能存在“瑕疵”,从而影响人脸检测的准确率。例如:图像光线较暗,或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存在遮挡,以至于无法检测出图像中的关键特征信息,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有效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图像,所述待测图像中存在第一人脸图像;
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初步检测,获得初检结果;
若所述初检结果表示检测通过,则将所述待测图像中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待测图像的终检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对待测图像进行初步检测,这样可以滤除掉有“瑕疵”的待测图像;若待测图像通过了初步检测,再将待测图像中的第一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终检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待测图像,包括:
获取RGB图像和红外图像,所述RGB图像和所述红外图像中均存在所述第一人脸图像;
对所述红外图像中存在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
若所述活体检测结果表示所述红外图像中存在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为真实人脸,则将所述RGB图像确定为所述待测图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红外图像中存在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包括:
检测所述红外图像中的人脸轮廓关键点;
根据所述人脸轮廓关键点截取所述红外图像中存在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
将所述红外图像中存在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输入到训练后的活体检测模型,输出所述活体检测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步检测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检测项目:人脸姿态检测、人脸遮挡检测、人脸亮度检测和人脸模糊度检测;
所述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初步检测,获得初检结果,包括:
对所述待测图像分别执行所述初步检测中的每个所述检测项目,获得每个所述检测项目的项目结果;
若所述初步检测中每个所述检测项目的项目结果均表示检测通过,则所述初检结果表示检测通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检测项目为所述人脸姿态检测时,对所述待测图像执行所述人脸姿态检测,获得所述人脸姿态检测的项目结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富智能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富智能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