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潜油泵的双油罐供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2149.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余温如;刘良永;聂东;郝行亮;冯前锋;郭俊杰;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78 | 分类号: | B67D7/78;B67D7/62;B67D7/3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油泵 油罐 供油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潜油泵的双油罐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罐及安装于主油罐内的潜油泵,还包括副油罐及组合阀体,主油罐与副油罐之间设置有补油管道,组合阀体内设置有供油流道、供油阀芯及负压机构,供油流道设置有与潜油泵联通的供油进口及与油枪联通的供油出口,供油阀芯控制供油流道的通断,负压机构在油品流经供油流道时形成将副油罐的油品通过补油管道向主油罐补充的负压力。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补油次数、提高便捷性的具有潜油泵的双油罐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油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增强型潜油泵的双油罐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油罐是用于储存油品的大型容器,配合潜油泵将油罐内的油品输送至加油枪,从而实现对车辆油箱的油品补充。待油罐内消耗待尽时,需要由油罐车将油品向油罐输送,而为了保证油罐安全,油罐往往埋于地下,故使油罐的油品补充带来一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补油次数、提高便捷性的具有多功能增强型潜油泵的双油罐供油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油罐及安装于主油罐内的潜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油罐及组合阀体,所述的主油罐与副油罐之间设置有补油管道,所述的组合阀体内设置有供油流道、供油阀芯及负压机构,所述的供油流道设置有与潜油泵联通的供油进口及与油枪联通的供油出口,所述的供油阀芯控制供油流道的通断,所述的负压机构在油品流经供油流道时形成将副油罐的油品通过补油管道向主油罐补充的负压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负压机构,油品在潜油泵驱动下流经供油流道时形成将副油罐的油品通过补油管道向主油罐补充的负压力,从而及时将副油罐内的油品补充至主油罐内,一方面,减少补油次数,提高便捷性,另一方面,无需额外增加潜油泵,使结构更为精简,降低系统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流道,所述的负压流道设置有分别与供油流道联通的负压进油口及与主油罐联通的负压回油口,所述的负压流道局部由文丘里管构成,所述的负压流道设置有与补油管道联通的负压分支,所述的文丘里管在油品经过时将负压分支内的气体抽入负压流道,形成将副油罐的油品通过补油管道向主油罐补充的负压力,所述的负压流道位于负压进油口设置有负压单向阀芯,所述的负压分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流道的局部由文丘里管构成,在油品经过时将负压分支内的气体抽入负压流道,形成将副油罐的油品通过补油管道向主油罐补充的负压力,压力持续、稳定,结构精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负压机构包括负压阀体,所述的组合阀体设置有与负压阀体螺纹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的负压流道包括设置于负压阀体的顺向流道、转向腔、逆向流道及进油腔,所述的进油腔位于负压进油口处,所述的顺向流道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圆周排布,联通于进油腔与转向腔之间,所述的逆向流道位于顺向流道圆周排布中心,联通于转向腔与负压回油口之间,所述的文丘里管位于逆向流道上,所述的负压分支联通于逆向流道相对文丘里管的前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顺向流道、转向腔、逆向流道及进油腔所形成负压阀体,使负压阀体的结构可集成于一个圆柱体内,可作为独立模块进行拆装,在无副油罐时将负压阀体拆下后由堵头封闭,此外,顺向流道与逆向流道的布局也使负压阀体内部结构更为精简,空间合理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油阀芯包括外单向阀芯和内单向阀芯,所述的外单向阀芯仅供油品从供油进口向供油出口流动,所述的外单向阀芯内设置有内流道,所述的内单向阀芯位于内流道内,仅供油品从供油出口向供油进口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外单向阀芯和内单向阀芯组成的供油阀芯,在正常情况下,从供油进口进入的油品挤压外单向阀芯开启,使油品向供油出口流动,即向油枪输出,当遇到油枪管路内压力过大时,油品则从内单向阀芯流回供油进口,减少油枪管路压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便携燃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卸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