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池容积可调节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099.0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智;陈帅奇;何曦;邱敬贤;陈静;曾木平;曾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28;C02F3/3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春生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容积 调节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池容积可调节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所述壳体内通过弹性膜布分隔成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弹性膜布上开设有过水孔,每块弹性膜布均配套设置有使弹性膜布向两侧发生形变的牵拉装置,所述出水水质检测单元与牵拉装置电连接。本申请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可根据污水的成分,通过牵拉装置拉动弹性膜布向一侧凸出而调整对应反应池的容积,进而调节污水在各个反应池内的反应时长,从而最终达到了确保出水水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池容积可调节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污水治理覆盖城市、农村等各个领域。目前,大部分城市均配备了完善的污水处理厂,基本能够满足城市污水治理并达标排放。但是,对于乡镇污水来说,由于其具有水量少、分散等特点,无法集中收集处理,只能就地处理。目前市面上,基本采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常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AAO+沉淀池工艺或其变形工艺,即采用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等反应池依次处理的工艺。具体过程为:污水首先经预处理、去掉较大的固体垃圾,然后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首先在厌氧池进行微生物释磷,同时难降解的COD在该段进行分解,有机氮开始进行氨化反应;随后污水沿着运行工艺流入缺氧池中,主要去除的是污水中的总氮,接在在好氧池中,主要去除氨氮及磷,然后在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污水中的COD、氮磷等污染源主要是利用系统中污泥里的微生物进行分解的。
目前,采用这种小设备在运行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运行时发现实际水质与设计水质不相符,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反应池的容积比例无法根据污水的成分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导致某些成分的去除效果不理想,而且一般情况下,这种设备均处于偏远地点,发生问题时,无法及时处理。所以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池容积可调节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以便根据污水的成分,调整各反应池的容积,进而调节污水在各反应池内的反应时长,最终达到确保出水水质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反应池容积可调节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所述壳体内通过弹性膜布分隔成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弹性膜布上开设有过水孔,每块弹性膜布均配套设置有使弹性膜布向两侧发生形变的牵拉装置,所述出水水质检测单元与牵拉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分布在弹性膜布两侧的旋转轴、实现两侧的旋转轴联动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其中一根旋转轴旋转的驱动机构,两侧的旋转轴上均缠绕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的自由端分别与弹性膜布的对应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水水质检测单元包括PLC控制器、DO仪、MLSS仪、总氮监测仪、氨氮监测仪和总磷监测仪,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DO仪、MLSS仪、总氮监测仪、氨氮监测仪、总磷监测仪和牵拉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进一步,所述弹性膜布的边缘通过螺栓与壳体对应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性膜布上设置有微生物吸附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池容积可调节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所述壳体内通过弹性膜布分隔成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弹性膜布上开设有过水孔,每块弹性膜布均配套设置有使弹性膜布向两侧发生形变的牵拉装置,所述出水水质检测单元与牵拉装置电连接。本申请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可根据污水的成分,通过牵拉装置拉动弹性膜布向一侧凸出而调整对应反应池的容积,进而调节污水在各个反应池内的反应时长,从而最终达到了确保出水水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