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1778.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何忠义;赵晶晶;熊丽萍;刘坚;周枚花;黄姚逸;刘龙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69/04;C10N30/06;C10N50/10;C10N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33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添加剂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润滑脂内的复合添加剂包括纳米石墨烯和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电解法制备的石墨烯在润滑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0%;苯并三氮唑衍生物在润滑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5.0%;在皂化前加入纳米石墨烯和苯并三氮唑衍生物。本发明有益效果明显:(1)苯并三氮唑衍生物能充分分散添加剂,增加纳米材料的混合程度;(2)利用了低价的纯菜籽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润滑脂;(3)未经修饰的纳米石墨烯应用范围广,含纳米石墨烯的润滑脂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技术是新世纪的新兴技术,应用于环境、材料、通讯和加工等多个领域。纳米材料更是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而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推动下,纳米材料的相关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篇章。经过各个学科的技术交叉研究,如何运用纳米材料和开发新型纳米材料的改性工作备受热议。由于我国的稀土资源丰富,不少科研人员将纳米技术引入稀土工业领域。
在润滑油中加入纳米石墨烯已有研究。王晓波等人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纳米添加剂及其应用,利用聚合物磷酸酯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修饰,该纳米添加剂能在聚醚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Lin等利用硬脂酸为改性剂,通过化学改性法制备了硬脂酸接枝石墨烯,石墨烯表面长链烷烃的存在减少了石墨烯表面的亲水基团,增强了其与基础油的相容性,制备的润滑油具有更低和更稳定的摩擦系数和更高的轴承抗磨损。
在润滑脂中加入纳米材料添加剂也有研究。中国专利CN101205495A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微粒、含有它的润滑脂及其制法,发明了一种二硫代二唑硫酮与丁氧基-三乙二醇的方应物和LaF3的复合纳米颗粒,加入润滑脂后,其摩擦效果显著。中国专利CN102911774A公开了一种含纳米碳管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膨润土作为稠化剂,基础油为精制矿物油和合成油,添加纳米碳管的润滑脂,提高了抗磨性能。对于其他纳米材料添加剂,中国专利CN102492523A介绍了一种混合纳米润滑脂添加剂及其应用,阐述了其他类型无机纳米添加剂,Cu、Al、Al2O3等金属粉末组成的纳米复合添加剂,表明了无机粉末也能加入润滑脂中起到良好摩擦效果。苯并三氮唑修饰的纳米粒子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的论文中对经表面修饰的纳米CeO2和纳米La2O3在柴油机和锂基脂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然而,经过修饰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其结构不稳定、易沉聚;在某种特定工况或特殊要求下才需进行修饰,应用范围有限。另外,在润滑脂的皂化后加入添加剂,会造成添加剂分散不均匀、皂粒间混合程度小和润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苯并三氮唑乙酸乙酯和苯并三氮唑乙酸丁酯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可以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使用。苯并三氮唑由于是固体,它们的油溶性不好,未能在润滑油中使用,主要是作为涂料、塑料、医药、农药和染料添加剂来使用。所以针对目前润滑脂的不足之处,研发新型的高性能润滑脂成为当前的研究主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环保型植物油皂化形成钙基脂或锂钙基脂,并在皂化前加入纳米石墨烯和苯并三氮唑衍生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润滑脂,所述润滑脂内包含复合添加剂,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纳米石墨烯和苯并三氮唑衍生物,所述纳米石墨烯在润滑脂中含量为0.01wt%-1.0wt%,所述苯并三氮唑衍生物在润滑脂中含量为0.5wt%-5.0wt%。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润滑脂为钙基脂或钙锂基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纳米石墨烯在润滑脂中含量为0.01wt%-0.5wt%,所述苯并三氮唑衍生物在润滑脂中含量为0.5wt%-3.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烟梗封闭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植毛后均匀化注胶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