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01220.8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普;袁康;梁世硕;吴光麟;石兴菊;熊伟强;李艳红;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2;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方 |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夹设在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的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膜中含有缩聚型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聚型聚合物选自聚酯型聚氨酯、环氧型聚氨酯、酚醛树脂、涤纶树脂、聚乳酸、不饱和树脂、聚酰胺、聚苯醚、氨基树脂、聚醚型聚氨酯、聚环氧乙烷、聚醚型环氧树脂、四氢呋喃型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缩聚型聚合物为自缩聚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包括第一电解质膜和第二电解质膜,所述第一电解质膜由包括缩聚型聚合物的电解质浆料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包括附着在所述正极片上的第一电解质膜和附着在所述负极片上的第二电解质膜,所述第一电解质膜由包括第一缩聚型聚合物的电解质浆料制得,所述第二电解质膜由包括第二缩聚型聚合物的电解质浆料制得,所述第二缩聚型聚合物的还原电位低于所述第一缩聚型聚合物的还原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聚型聚合物选自聚酯型聚氨酯、环氧型聚氨酯、酚醛树脂、涤纶树脂、聚乳酸、不饱和树脂、聚酰胺、聚苯醚、氨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缩聚型聚合物选自聚醚型聚氨酯、聚环氧乙烷、聚醚型环氧树脂、四氢呋喃型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质膜与第二电解质膜之间设置有无纺布支撑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包括50~100wt%缩聚型聚合物、0~50wt%锂盐、0~50wt%无机材料和0~10wt%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选自无机固态电解质和/或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优选地,所述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氧化物电解质、卤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电解质浆料涂覆在第一电池极片的表面,加热固化后形成附着有电解质膜的电池极片,所述第一电池极片为正极片或负极片,所述电解质浆料包括所述缩聚型聚合物的单体或者所述缩聚型聚合物的预聚体;
S2、然后与第二电池极片或者与附着有电解质膜的第二电极极片贴合后,加热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热固化的温度为室温~70℃;优选地,步骤S2中加热固化的温度为室温~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2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