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矿山的数据采集及人员设备定位的信息化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1091.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李家福;杨铭骏;钟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鹏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W4/38;H04W84/18;H04W4/029;G08B21/18;G08B25/01;H04B7/155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矿山 数据 采集 人员 设备 定位 信息化 平台 | ||
本发明为一种适应矿山的数据采集及人员设备定位的信息化平台,平台包括定位子系统、监测监控子系统、通讯联络子系统,并通过工业级冗余光纤环网进行系统连接;定位子系统包括人员考勤模块、跟踪定位模块、呼救报警模块、灾后急救模块、日常管理模块、人员轨迹回放模块;监测监控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模块、定位视频联动模块、环境数据监测监控模块;通讯联络子系统包括语音通讯模块、WIFI终端APP接口模块和IP广播集成模块;其中,平台通过网络与人脸识别闸机、云台摄像头、多功能基站、监测传感器、调度系统、显示终端相互连接,并且将采集的数据分别解析后送至各子系统并在显示终端呈现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矿山的数据采集及人员设备定位的信息化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矿山企业的科技应用及信息自动化水平严重落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井下的作业面,存在对井下人员车辆缺乏有效的管理、环境及设备数据采集不全面、通讯手段单一、网络承载能力差等特点。市面上有一些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综合信息化系统平台,但这些技术平台普遍存在定位精度低、覆盖范围小、安装设备多且功能单一、集成度低、通信主要依靠语音电话、维护及运营难度大且成本高的特点,同时无线终端在井下无法接入基站等问题存在,导致井下和地面在各方面管理的有效性不高,特别是出现异常或者事故的时候,缺乏精确可靠的位置信息,也缺乏可视化通信手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效果不理想,这将进一步升级和恶化事故导致的进一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应矿山的数据采集及人员设备定位的信息化平台,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适应矿山的数据采集及人员设备定位的信息化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定位子系统、监测监控子系统、通讯联络子系统,并通过工业级冗余光纤环网进行系统连接;
所述定位子系统包括人员考勤模块、跟踪定位模块、呼救报警模块、灾后急救模块、日常管理模块、人员轨迹回放模块;
所述监测监控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模块、定位视频联动模块、环境数据监测监控模块;
所述通讯联络子系统包括语音通讯模块、WIFI终端APP接口模块和IP广播集成模块;
其中,所述平台通过网络与人脸识别闸机、云台摄像头、多功能基站、监测传感器、调度系统、显示终端相互连接,并且将采集的数据分别解析后送至各子系统并在显示终端呈现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考勤模块通过人脸识别闸机与所述平台相连,记录人员进出矿井的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平台;所述跟踪定位模块通过设置于矿井内的基站与平台相连,所述基站通过定位标签卡实现彼此交互,携带所述定位标签卡的人员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定位标签卡之间的交互实现位置和距离的测算并将数据传至所述平台;
所述呼救报警模块通过触发所述定位标签卡的报警按键触发报警信号并通过UWB无线向基站上传报警控制信号,进而向平台上传报警信号,在危急情况下可第一时间向调度中心平台触发报警急救信号;所述灾后救急模块和所述人员轨迹模块均通过系统采集的人员位置在所述平台内通过平面图或三维立体图可视化地呈现并储存相应的定位数据得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监控模块和定位视频联动模块通过在基站安装位置安置云台摄像头,并将所述云台摄像头数据与基站数据共同传输,将摄像数据传至所述平台记录并可通过显示终端显示,同时针对井下任何人员的实时定位位置可关联最近的云台摄像头并控制其云台转向对人员位置方向进行实时的视频动态影像呈现;所述环境数据监测监控模块通过在所述基站中设置的传感器模块对井下各区域环境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至所述平台,所述平台可根据基站采集的定位标识卡的位置数据,所述云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将巷道内设备视频和线路位置可视化模拟,同时进行位置和视频关联并进行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鹏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鹏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