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远程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1005.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民;张东波;王卓琳;郑士举;王易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G06Q10/10;G06Q50/08;G08C17/02;H04L29/08;H04N5/76;H04N7/14;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耿悦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浆 抗压强度 检测 远程管理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远程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L I MS系统、移动终端、云计算平台、互联网、视频系统、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仪器、数据与图像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数据库、PC端和显示屏;PC端分别与L IMS系统、移动终端、数据库和显示屏相连接;移动终端分别与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库相连接;云计算平台分别与互联网和数据库相连接;互联网分别与视频系统和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相连接;视频系统和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仪器与图像采集系统相连接,图像采集系统与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相连接。本发明能实时了解检测现场情况,项目管理效率高,且大大减少了检测人员工作量,检测效率和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材料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远程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具有节能、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易于就地取材和施工的优点,在我国应用广泛。砌体结构建筑物受施工质量、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或在维修、加固和改造之前,需进行检测与鉴定。砌体结构粘结材料主要使用砌筑砂浆或水泥砂浆,砂浆抗压强度是衡量砌体结构整体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至关重要。
当前,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压缩工作弹簧加力后将测钉贯入砂浆中,根据测钉的贯入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换算出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建筑工程行业建设标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17)中规定了贯入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的仪器和方法。JGJ/T 136-2017中规定的贯入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使用仪器包括贯入仪和贯入深度测量表。当前检测作业时,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工程现场确定检测区域和测点,采用贯入仪和贯入深度测量表读取测点处的贯入深度值,手动记录在纸质表格中,根据JGJ/T 136-2017中规定方法计算砂浆抗压强度,撰写检测报告。在检测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请技术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费时费力。同时,检测数据记录在纸质表格中,不方便数据的分析、保存、传输、查看,以及检测数据的追溯,无法生成电子版的检测报告,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远程管理砂浆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流程,实现检测流程规范化、检测数据远程传输和检测报告电子化,提高检测效率的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远程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一种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远程管理系统,其包括LIMS系统、移动终端、云计算平台、互联网、视频系统、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仪器、数据与图像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数据库、PC端和显示屏;
所述PC端分别与所述LIMS系统、移动终端、数据库和显示屏相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库相连接;
所述云计算平台分别与所述互联网和数据库相连接;
所述互联网分别与所述视频系统和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相连接;所述视频系统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所述PC端进行语音通话和视频聊天,且所述视频系统还能够进行拍照和录像;
所述视频系统和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仪器与图像采集系统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系统与所述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能够对砌筑或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自动计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仪器包括贯入仪和贯入深度测量表,所述贯入仪中测钉能够贯入到待测物中,所述贯入深度测量表能够测量贯入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所述移动终端内具有客户端app,所述客户端app能够在注册账号后,通过所述视频系统可与现场检测人员进行交流互动。
一种砂浆抗压强度检测远程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PC端通过移动终端远程向检测人员指派任务和检测仪器,检测人员打开移动终端的客户端app登录账号,记录检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车轮转角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矿浆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