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0646.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鹏;郑国艳;李爱虎;王继宁;刘凤伟;佟文敬;毕宇涛;牛佳;王思;王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志鹏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17/20;E02D5/22;E01F5/00;E03B3/02;E03F5/10;E03F5/14;E03F5/2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河北渤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4 | 代理人: | 高琦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路基 防滑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包括:上墙板,所述上墙板的下端设置有内桩柱,所述内桩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内桩柱设置为矩形柱状,所述内桩柱与上墙板设置为一致,所述内桩柱的前端设置有外桩柱,所述外桩柱的数量与内桩柱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外桩柱与内桩柱的形状大小均设置为一致,所述外桩柱与上墙板设置为一致,疏水板,其设置在所述外桩柱的前端,所述疏水板设置为“L”状,所述疏水板与外桩柱通过螺栓连接,处理箱,其设置在所述疏水板的一侧,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设置为矩形槽状,其实现了通过对雨水进行疏导来解决边坡产生雨水堆积与抗滑能力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路基边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路基边坡是指路基横断面两侧与地面连接的斜面。有路堤边坡和路堑边坡之分,是影 响路基稳定的重要因素。边坡的形状在路基中常修筑成单坡形、折线形和阶梯形,每一坡 段坡面的斜率以边坡断面图上取上下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表示,当高差为1单位 长时,水平距离经折算为m单位长,则斜率为1:m。在路基工程中,以1im方式表示的斜率称为坡度,m称为坡率。在路基本体构造中,边坡的形状和坡度的缓陡对路基本体的稳 定和工程费用有重要影响,而现有的公路路基边坡在进行使用时常常需要使用防滑装置来进行辅助处理,进而防止产生滑坡的现象。
现有的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常常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因雨水过 分堆积而产生滑坡的现象,从而导致抗滑能力较弱,进而影响到社会人员对整个公路路基 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实现了通过对雨水进行疏导 来解决边坡产生雨水堆积与抗滑能力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包括:
上墙板,所述上墙板的下端设置有内桩柱,所述内桩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内桩柱设置 为矩形柱状,所述内桩柱与上墙板设置为一致,所述内桩柱的前端设置有外桩柱,所述外 桩柱的数量与内桩柱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外桩柱与内桩柱的形状大小均设置为一致, 所述外桩柱与上墙板设置为一致;
疏水板,其设置在所述外桩柱的前端,所述疏水板设置为“L”状,所述疏水板与外桩柱通过螺栓连接;
处理箱,其设置在所述疏水板的一侧,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 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进液槽的深度与处理箱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处理箱与疏水板固 定连接,所述进液槽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过滤器,所述污水过滤器设置有两个,所述污水过 滤器与处理箱固定连接;
接地板,其设置在所述处理箱的下端,所述接地板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接地板与外 桩柱固定连接,所述接地板的上端设置有作物槽,所述作物槽设置为矩形框状,所述作物 槽与接地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作物槽的内部设置有作物填料,且作物填料充盈于作物槽 的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污水过滤器的下端设置有传液管,所述传液管设置为圆管状,所述传液管与污水过滤器固定连接,所述传液管的下端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压泵与传液管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泵与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泵的一侧设置有喷液排,所述喷液排设置为圆管状,所述喷液排与加压泵固定连接,所述喷液排中间设置有堵片,且堵片设置为圆片状,所述喷液排与堵片设置为一体状。
优选的是,所述喷液排上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雾化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一致,所述雾化器与喷液排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器的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与雾化器的数量设置为一致,一个所述雾化器上设置有一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器与雾化喷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志鹏,未经余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0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