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寒武系岩溶热储和变质岩地层裂缝型热储地热开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9940.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子军;徐晓鹏;董文强;赵鹏;杜赓;阴伟涛;靳佩桦;赵阳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T10/20 | 分类号: | F24T10/20;F28D20/00;E21B43/3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寒武系 岩溶 变质岩 地层 裂缝 型热储 地热 开发 方法 | ||
1.一种寒武系岩溶热储和变质岩地层裂缝型热储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在地面,距离断裂构造带一侧S范围内,其中L≤S≤10km,L为距离断裂构造带最近的开采井与断裂构造带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施工若干口地热开采井和回灌井至寒武系岩溶地层段或深部变质岩裂缝型地层段;
2)所述开采井和回灌井在寒武系岩溶地层或变质岩裂缝型地层之上的地层及本地层上段全部固井,奥陶系富水地层及其它富水地层除外,固井段以下裸孔或花管固井;
3)开采井和回灌井在穿越奥陶系富水地层或其它富水地层段时,井筒采用双层套管以实施井筒保温;
4)通过提水泵提取开采井中的热水或热蒸汽或热水/蒸汽混合流体,经换热后,通过回灌泵经回灌井将地热尾水加压回灌;
所述提水泵扬程Hb=400~2500m,且流量Qt=80~300m3/h,并适应工作环境温度T=90~160℃;所述回灌泵带压能力P=3~20MPa,且流量Qh=160~600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井和回灌井设置在靠近断裂构造带影响区域内,并沿断裂构造带倾向线性依次设置开采井和回灌井,所述开采井和回灌井成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断裂构造带倾向同一侧的开采井和回灌井,距离断裂构造带最近的开采井,其与断裂构造带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L≥H/tan(α),式中:H为钻井深度,该深度按照寒武系地层或变质岩裂缝型地层温度Tr≥100℃以上时的深度选取,α为断裂构造带的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井和回灌井成组设置为由2口开采井和1口回灌井组成线性排列的“两采一注”生产模式,或由12口开采井和4口回灌井组成方形点阵排列的“三采一注”生产模式,相邻两口地热井间距D≥500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井和回灌井井底位置位于寒武系岩溶热储层同一标高范围,或在变质岩裂缝型热储内,回灌井比开采井深100m及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井和回灌井在本地层上段全部固井,是指固井段自寒武系岩溶热储层或变质岩裂缝型热储层顶面向下Hg≤500m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施井筒保温是指采用双层套管,且对双层套管的内外层之间抽真空、或充填保温材料或充填高压低导热系数流体进行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9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