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冷链物流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9924.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7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齐勇军;汤海林;李承高;陈春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白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4;G01J5/02;H04Q9/00;H04W4/38;G08B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项佳懿 |
地址: | 510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物流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冷链物流监测设备,包括感应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滑轨,感应模块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后盖,后盖的两侧表面安装有第一螺栓槽,后盖的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中部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和感应模块为可拆卸结构设置,密封板的表面两侧分被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感应模块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为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为传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滑轨为啮合连接。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可移动式的冷链监控设备,在运输流程或特定环境中,皆能够形成移动监测,进一步增加监测范围,降低所需要安装的冷链监控设备个数,提高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链物流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冷链物流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在冷链运输的流程中,通常会涉及到针对于冷链物流的监控,主要为了避免所运输的环境中温度过低或过高导致运输物的质量损坏等现象,因此对于冷链物流的监控是运输中必要的装置,然而现有的冷链运输监控设备一般为固定式结构,主要分为一次性、多次使用和其它功能集成式的结构,无法针对冷链环境中的环境范围性监控,特别是其结构扩展性较差,泛用性较低,因此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冷链物流监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冷链物流监测设备,包括感应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滑轨,所述感应模块为回型结构设置,所述感应模块顶端表面中部安装有信号天线,所述信号天线的两侧安装有测温感应触头,所述感应模块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的底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密封外壳的表面一侧安装有红外测温摄像头,所述密封外壳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卡扣槽,所述感应模块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的两侧表面安装有第一螺栓槽,所述后盖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部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和感应模块为可拆卸结构设置,所述密封板的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齿轮,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感应模块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滑轨为啮合连接,所述滑轨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端头,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表面两侧安装有第二螺栓槽,所述第一螺栓槽和第二螺栓槽通过固定螺栓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感应模块内部一端安装有中层板,所述中层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设置有包覆层,其包覆层是由PVC塑料和隔温夹层组合而成,所述凹槽位于中层板的另一侧中部,所述凹槽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锂电池,所述凹槽的一侧安装有受电线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覆层的表面设置有信号收集板,所述信号收集板分别与红外摄像头、测温感应触头、锂电池和信号天线为电性连接,所述锂电池和受电线圈为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收集板表面设置有MCU第一单元控制芯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霍尔开关和微型稳压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一侧表面顶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查询按钮,所述查询按钮的一侧安装有蜂鸣器,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一端表面设置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口,所述USB插口的底侧设置有数据插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屏蔽分隔层,所述屏蔽分隔层的一端安装有送电线圈,所述屏蔽分隔层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主板,所述送电线圈外接至外接电源线,所述控制主板分别与外接电源线、查询按钮和显示屏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板表面设置有MCU第二控制芯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线圈升压器和储存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白云学院,未经广东白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